湘教版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聚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上 3.4 世界的聚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3 23: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50950012420600教学课题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航拍视频《从乡村到城市》,使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聚落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聚落
1.教师讲解聚落的概念。
(2)聚落的形态
1.教师讲解聚落的两种主要形态
2.城市聚落
1)展示城市的照片,阐述城市聚落的概念
2)阐述城市聚落的特点
3)结合照片、视频讲解城市的一些问题
3.乡村聚落
1)展示乡村照片,阐述乡村聚落的概念
2)结合视频,讲解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
4.总结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特点
5.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选择合适的聚居点
6.教师讲解聚落的布局与演变,不同环境下的民居特点,讲解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教师展示长城、金字塔等图片,阐述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
2.教师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
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
4.课堂活动:保护文化遗产方法的选择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主说出不同的聚落形态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提出城市聚落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的额引导下总结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特征
学生结合生活,说出自己家乡的主要民居,并说明民居主要适应了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补充老师的讲解内容,说出其他的世界文化遗产
参与课堂活动,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