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千姿百态的珊瑚
B.会下棋的机器人
C.能开出黄色花朵的生石花
D.不断长高的石笋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拉小提琴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3.如图1所示,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食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图1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
5.袁隆平的团队,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了穗长粒多、圆润饱满、植株最高达2.25
m,预计亩产可突破1000
kg的“巨型稻”。它满足了袁隆平“禾下乘凉说丰年”的梦想,该杂交水稻的成功说明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下列动物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 )
A.芦花鸡的红鸡冠
B.孔雀漂亮的羽毛
C.北极熊白色的体色
D.大熊猫黑白相间的体色
7.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它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8.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同时蚯蚓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说明了( )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生物与环境是相互独立的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无直接关系
9.下列各项中属于保护色的有( )
①冰天雪地中的北极熊具有一身雪白的毛
②黄蜂腹部具有黑黄相间的横段
③老虎的毛色褐、黄相间,伏在草丛中很难被猎物发现
④某蚕蛾平时停在树干上,前翅的颜色酷似树皮
⑤毒蛾的幼虫被覆一层鲜亮艳丽的白毛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⑤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③②④
D.③②⑤
二、填空题
11.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12.请你分析图2所示四幅图片,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来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图甲中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的时候才会出汗,这是对沙漠 环境的适应。?
(2)图乙中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这是对 生活的适应。?
(3)图丙中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
mm,这是对 环境的适应。?
(4)图丁中的旗形树,其树冠像一面旗帜,这是对自然环境中 的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作出的假设是 。?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适量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 。然后将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 盘。?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 。?
14.塑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树脂材料,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开创了新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我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研究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1)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2)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他培养条件要保持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乙组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5.对分布在A、B、C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特征
体长/mm
耳长/mm
体毛
A地区
695
65
浓密
B地区
540
86
正常
C地区
483
103
稀疏
如果上述数据分别取自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那么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地区为 ,B地区为 ,C地区为
。?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 ;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 ;这说明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适应环境。?
(3)对这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 ,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
(填“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
(4)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虽然可以有效地逃避猛禽的捕食,但难以躲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说明??
???
。?
答案
1.C
2.A [解析]
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现象。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属于生命现象。
葵花具有向阳性,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
3.C [解析]
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草履虫要躲避它。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这说明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4.D [解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橘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温度是影响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气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生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光照。
5.B
6.C [解析]
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其他选项均不属于动物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7.B
8.C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时的阻力;体色与土壤颜色相近有保护作用;体表有黏液,有润滑作用并能完成呼吸,都表明蚯蚓适应在土壤中穴居生活。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其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影响环境。
9.B [解析]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使其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题干中①③④属于保护色。
10.D [解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②生物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1.(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3)生物适应环境
[解析]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开放较晚,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莲的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也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12.(1)缺水
(2)水生
(3)寒冷
(4)风
13.(1)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2)相同 (3)甲
(4)光照的有无 对照实验
[解析]
(1)因为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因而猜想这种变化应该与光有关。故而作出的假设应该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2)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因而此实验设置时除了光以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相同。(3)因为甲盘是放在光下的,有叶绿素形成,故而是绿色的;而乙组是放在密闭的纸箱里的,不见光,没有叶绿素的形成,故而呈现黄色。(4)此实验探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因而设置的变量应该是光照的有无。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14.(1)黄粉虫能吃塑料
(2)相同且适宜
(3)泡沫塑料
(4)黄粉虫能吃塑料
[解析]
(1)根据提出的问题: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可作出假设:黄粉虫能吃塑料。(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他培养条件要保持相同且适宜。(3)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泡沫塑料。(4)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乙组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由此可见:黄粉虫能吃塑料。
15.(1)黑龙江的漠河 江西的庐山 云南的西双版纳
(2)散热 保温 形态结构
(3)温度 非生物因素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