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优】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优】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10:4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90分钟
100分)
一、将古诗《宿建德江》
默写在横线上(写上题目和作者)

要求书写正确,
行款整齐。(5分)
二、选择题(18分)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狞(níng
líng)笑
势不可当(dāng
dǎng)
蜷(quán
juǎn)缩
缝(féng
fèng)缝补补
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1.下面字词书写有误的是(

A.惊慌
风暴
跌跌撞撞
B.拥戴
党员
心惊肉跳
C.糟糕
阴冷
湿淋淋
D.嗓子
照顾
自做自受
2.“渔夫和妻子(
)自己受苦受累,(
)要把邻居家的孩子抚养成人。”句中括号应填写关联词语(

A.如果……就……
B.宁可……也不……
C.因为……所以……
D.只要……就……
3.下面的句子修辞手法不一样的是(

A.他像一座山。
B.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C.木桥开始发抖,
开始痛苦地呻吟。
D.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下面作品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是(

A.《复活》
B.《战争与和平》
C.《安娜·卡列尼娜》
D.《童年》
5.下面句子省略号的作用的作用是(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6.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心理描写
②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动作描写
③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环境描写
④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肖像描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7.下面叙述有误的是(

A.《穷人》
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记叙了穷人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B.由桑娜害怕丈夫不同意收养两个孩子可知,
渔夫只顾自己,
不为别人着想。
C.《桥》
一文中的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D.《金色的鱼钩》讲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牺牲了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根据拼音写出词语(8分)
páo
xiào
shā

péng
pài
xiōng
yǒng








shēn
yín
liú
tǎng
fèi
huà

miè








四、积累运用(10分)
1.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
的老支书,
的桑娜夫妇,
的老班长,他们的高贵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2.本首古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那么这首古诗的题目是
。其中写出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的诗句是

。我还课外积累了思乡的诗句


3.“长板桥张飞退曹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请根据自己阅读情况,再用几句话概括写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2分)
整本书阅读(5分)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
“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

,作者是

2.文段中的“我”是指

3.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交?

老校长举起手中的小铁棒,敲响了挂在老槐树上的二尺长的钢管:当--当当--当--
上课了,孩子们像兔子一般蹦进教室里。
教室里一共才九个孩子,九个孩子却分成三个年级:三个是一年级新生,四个读二年级,还有两个是三年级的孩子,这是农村特有的复式教学班。
这所最贫困的小学,教室是泥巴墙,墙上的裂缝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翁脸上的皱褶,房顶是杉树皮盖的,已经布满了青苔,有的地方长出了一朵朵浅黄色的小蘑菇……
老校长带着娟子走进了教室,一个稍大的男孩脆脆地喊了一声“起立!”九个孩子齐声叫:“老师好!”
老校长向孩子们环视一周,微笑着回答:“同学们好!”
孩子们看到,老校长头上的白发今天分外亮。
老校长打了一个手势,九个孩子坐在板凳上挺直了腰。
老校长说:“孩子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你们的新老师、新校长,叫何娟子……从今天起,我退休了,今后就由新老师给你们上课。大家欢迎!”教室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老校长说:“为了让新老师尽快认识你们,我现在开始点名……”
“盘山伢。”
“在这里!”一个身子最矮小,脑袋却像萝卜头的男孩站了起来。
娟子看到孩子的嘴唇上还挂着两行鼻涕呢!娟子走过去掏出手绢,把孩子的鼻涕轻轻擦去。
“盘小生。”
“哎!”娟子又走过去,娟子分明看到这个小男孩的衣襟居然一边长一边短---原来是扣子扣错了位。娟子把他的扣子重新扣好。
“赵三妹。”
“到!”赵三妹的嗓子很脆。娟子看到这个女孩长得很水灵,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但她穿的衣服显然太宽大了,衣襟都遮住了大腿。毫无疑问,这个赵三妹穿的不是妈妈的衣服就是姐姐的衣服,衣袖上有一个铜钱大的破洞。娟子说:“三妹中午到我办公室去,我把你的衣服给补一补。”赵三妹抿着嘴唇,脸颊泛起一抹红晕……
老校长对娟子点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微笑。
交接完后,老校长一声“下课”,九个孩子像小鹿一样蹦出了教室。
老校长和娟子回到了办公室,老校长把办公桌上的备课本和作业本推到了娟子的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娟子呀,从今天起这所学校和这九个孩子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像待自己的亲弟妹一样对待他们呵!”
娟子说:“您放心回去吧,待会儿我送您下山……”
老校长说:“不用送,我已经决定不走了!”
“为什么?”娟子不解地抬头看着老校长。
老校长微微一笑:“我舍不得这里,我要留在这里为你和孩子们做饭呢……”
娟子深情地看着老校长,突然轻轻地伏在老校长的肩头嗔叫了一声“爸……”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饱经风霜:
语重心长: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为什么“赵三妹抿着嘴唇,脸颊泛起一抹红晕……”?(3分)
5.题目“交接”不仅是指
的交接,更指
的交接。其实老校长并没有走,而是留下来继续照顾孩子们。(2分)
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何娟子”?(3分)
短文的结尾有什么巧妙之处?说说你的感受。(3分)
习作展台(35分)
(一)微习作(先补充完整,再去写。)
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自己
的心理活动。
(二)习作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
你会虚构吗?
结合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
请你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编写一个故事吧。
环境:
冬日的黄昏
人物:
名叫叶子的小女孩
流浪狗
要求:
①发挥想象,
故事完整,
情节吸引人。
②题目自拟,
不少以
450
字。
参考答案:
一、略(5分)
二、(18分)
(一)níng
dāng
quán
féng
1.D
2.B
3.A
4.D
5.C
6.B
7.B
三、(8分)
咆哮
沙哑
澎湃
汹涌
呻吟
流淌
废话
熄灭
(10分)
舍己为人
善良
忠于党、忠于革命
《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五、(5分)
1.(童年)
高尔基
2.阿廖沙
3.?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19分)
比喻经历了很多磨难。
话语恳切有分量,情意深长。
老校长把自己奉献一身的山村教育事业交接给了女儿娟子,最后又决定继续留下来支持山村教育。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村小学条件艰苦。
写出了赵三妹害羞的样子,也衬托了条件艰苦。
工作
无私奉献精神
朴实、善良、有爱心
结尾出乎意料,突出了父女二人的奉献精神。
(35分)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