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14 10:1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海尔蒙特的实验
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他是否忽略了其它因素呢?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773年,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亡?
为什么蜡烛继续燃烧,小鼠继续生存?
蜡烛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补充了氧气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所必需的原料吗?
让我们一起探究吧!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思考: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应该相同,且适宜植物生长
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A
B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A
B
思考:
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无光合作用
有光合作用
演示实验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提示:氧气有助燃的特性
总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比较一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种植过稀
种植过密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

×
×

课后练习
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最终目的。
课后练习
1.
下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练一练
C
练一练
2.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D
3.如图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
A.甲与丙
甲与乙
B.甲与乙
甲与丁
C.甲与丙
乙与丙
D.甲与乙
乙与丙
A
4.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记录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1)请你推测,气泡中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
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___
___(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氧气
成反比
5.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记录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3)该实验结论是:在实验范围内,光照_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4)以下措施中能够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是__
____(多选,填序号)。
A.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C.适当增加氧气浓度 
D.合理密植
越强
A、D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20
30
40
60
25
10
5
分析:1、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没有气泡冒出
技能训练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