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2 18: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9课 改革开放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集中劳动,
吃大锅饭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劳动积极性不高
相关知识链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工作重点转移的会议,
请问:解放后还有哪次会议与其相似?并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中共八大 改革开放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改革首先在哪开始?
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村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各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土地,自行耕种(单干),各承包户向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自负盈亏。

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同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花鼓戏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为金凤凰。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你认为材料一到材料二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它符合什么原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头几年里,什么使农民富起来?随着农村的发展,什么使农民进一步富起来?
5.02
6.70
7.15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请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单位:亿斤
据上世纪对顺德大晚大队调查:
60年代: 136元
50年代: 108元
70年代初: 135元
80年代: 1090元
70年代末: 301元
90年代初:2065元
农民人均收入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这是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为深圳经济特区的题词。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1980年,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在哪里?
谐音记忆:
“生下三头猪”
深圳
厦门
新课探究:对外开放
海南
珠海
汕头
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2008-09-06
案例分析: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国有企业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
吃大锅饭
企业没有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那三方面进行?1992年以后又如何加快了步伐?
国有企业改革
单一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政企分开 扩大自主权
增强企业活力
按劳分配
职工积极性提高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9年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利润34.9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第9课 改革开放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是
A、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巩固练习
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珠海经济特区
B、深圳经济特区
C、广州经济特区
D、汕头经济特区
C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向是
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开放地区有陆地向海洋发展
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A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各行各业各部门各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道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让我们沐浴在春天的故事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共建一个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中国强中国而努力学习吧!
想一想: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开埠通商,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主动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结
改 革
开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开放的格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体验中考 把握中考脉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重视“三农”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在农村实行改革,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