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4 08: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2.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3.内容
(1)核心: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主张: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就
{5DA37D80-6434-44D0-A028-1B22A696006F}领域
人物
特点
文学三杰
薄伽丘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但丁
彼特拉克
美术三杰
达·芬奇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15世纪---“美术三杰”
达 · 芬奇《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圣母》
中世纪《圣母子》
呆板僵硬
展现人物内心
5.扩展: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6.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
不满。
二、宗教改革
首先,从14世纪就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一直以宣扬人文主义为宗旨,而人文主义是与教会的神权主义相对立的。其次,中世纪后半叶西欧政治上的一体化,到了15世纪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各国的民族意识已经形成而且迅速地得到加强。最后,德国传统的神秘主义思想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从14世纪起就流传于德国民间的神秘思想认为,个人只要有坚定而虔诚的信仰,无需教会的权威作中介,便能直接获得上帝的恩宠和启示。
——刘文荣《西方文化史》
教皇出巡
华丽的祭坛
纵情声色的生活
2.过程
(1)德国:
①序幕:1517 年,马丁? 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③结果:确定了“教随国定” 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教会出售免罪券
1517年教皇利欧十世(1513-1521),因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教会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上帝的公义,乃是凭信心而获得的,因“义人必因信得生”,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2)西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加尔文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瑞士,并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教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
亨利八世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新贵族支持下于1533年宣布,英国教会不再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他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以英国国王为教会的最高首脑,将英国圣公会立为国教。
基督教
(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
(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4世纪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3.意义
①政治上:打击西欧以罗马天主教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经济上: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时间:
16—17世纪。
2.背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情境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 (历史解释)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科学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主义态度促进了近代科学的重大发现和发展。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
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束
缚。
专制王权和教会
2.概念:启蒙运动就是以___________的光芒,驱散蒙
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理性和科学
3.过程:
(1)17世纪,_____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 世纪,_____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
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精神内核:“_____”,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英国
法国
理性
5.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国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地位
法国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希望“开明”君主进行改革, 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国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地位
英国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德国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6.作用: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___________________
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在
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的精神武器。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课堂检测
1.某思想或运动“既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系统的政治构想”。它是 (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
C
2.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  )
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
B.教士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
C.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
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
B
3.牛顿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  )
A.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B.捍卫了“地心说”
C.挑战了进化论
D.发展了相对论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