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
一.炎黄联盟
部落联盟时期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黄帝(轩辕氏)
炎帝(神农氏)
蚩尤
一.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了阪泉之战,最终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炎帝部落
VS
黄帝部落
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炎黄部落联盟
一.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炎黄部落
VS
蚩尤部落
蚩尤战败
华夏族
一.炎黄联盟
华夏族的形成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华夏族的形成又有何特点?
华夏族的形成并非一族所成,是由多民族人民在劳动、生活,甚至战争中相互交融交流逐渐形成的
黄炎联盟
华夏族
汉族
其他部落
炎帝
黄帝
蚩尤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一.炎黄联盟
华夏族的形成
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
——《淮南子·修务训》
二.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或了解的知识举例证明)举例证明)
半坡尖底瓶
仰韶葫芦纹彩陶壶
半坡遗址出土的
炭化了的莱籽和粟
当时确实已掌握较高的制陶技术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拓展思维
说明当时已能种植蔬菜和粟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或了解的知识举例证明)
仰韶船形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青铜刀
贾湖遗址骨笛
上述考古发掘,证实了传说中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黄帝的发明
其他人的发明
拓展思维
传说故事
真实的历史遗存
夸大虚构的内容
VS
距今8000多年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故事
真实的历史遗存?
夸大虚构的内容?
考古
印证
原始社会的研究素材只能依赖考古实物资料与传说记载相互参证研究。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的事迹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大公无私
尧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舜的事迹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
?gǔ
sǒu)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
yín
),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
tè
),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二十四孝之《虞舜耕田》
德才兼备
舜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禹的事迹
治理洪水,解除水患。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谬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以身作则、奉献和
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方法得当,懂得创新
三.尧舜禹的禅让
拓展延伸
结合尧、舜、禹的故事,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大公无私、克己爱民、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课堂小结
1.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担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C
A
当堂测评
3.《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D
当堂测评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原始农耕生活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自主学习】
课标内容: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1.炎黄联盟
(1)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 时期。?
(2)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 打败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炎黄部落在______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华夏族: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中的炎帝:教民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传说中的黄帝:能建造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3)黄帝时期的其他发明: 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________会缫丝且擅长纺织。?
3.尧舜禹的禅让
(1)传位:实行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称为 。?
(2)治水: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 ”。?
【合作探究】
1.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说说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夯实基础】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大禹
B.炎帝、黄帝
C.蚩尤、大禹
D.炎帝、蚩尤
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人青铜时代
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
3.“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项羽和刘邦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禹
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
A.蚩尤部落
B.华夏族
C.匈奴族
D.东夷部落
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
A.前任联盟首领任命
B.部族首领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
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
7.材料解析:
1937年清明节那天,毛泽东派人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并献上他写的祭奠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蛾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请回答:
(1)文中的“始祖”指的是谁?
(2)“始祖”有哪些贡献?
(3)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培优提升】
1.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下列与大禹相关的是(
)
A.实行分封制
B.教民耕作
C.成功治黄河
D.创立世袭制
2.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北京人会使用火
B.河姆渡人栽培水稻
C.半坡人种植粟
D.华夏族形成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传说与神话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些历史信息。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
2.(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皇帝,两大部落联盟。(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禅让制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联盟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
【夯实基础】
BAABBC
7.(1)黄帝;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农耕,开辟集市,发明舟车;
(3)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的联盟发展成日后的华夏族,这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培优提升】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