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16.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16.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4 17: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教材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史纲要》(上)中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一课。本节课上承第四单元
清朝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君主专制不断走向顶峰。下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开始融入工业文明。自此,课本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二是各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期间既表现有历史的宽度:中国与世界联系;也有历史的深度: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教学思路设计】
依据新课标的的理念,我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当重组和拓展,把鸦片战争放到历史的纵深,那么从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就已经孕育着中英两大文明的冲突,其大历史的背景是两大变局:英国经历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文明走向成熟,而同期的中国经历康乾盛世,成熟农业文明由盛转衰。
本节课与以往教材相比增加了战争的背景和影响,尤其是加大了战争前中英双方的对比,弱化了战争的过程。教材的内容组织应该说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但也中规中矩。针对此,依据课程立意的原则,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当重组和拓展。本节课的立意为“冲突”,包括鸦片战争前的冲突—战争前双方的对比;战后的冲击——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被迫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不一,对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在材料分析和归纳概括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本次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之外,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结合史料,讨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认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难点: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全球史观出发,多层次看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导入: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一、重温历史:鸦片战争的背景——从两封国书、两份礼单看两种文明的相遇与交锋
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
朝贡体系:天朝上国——中国人的世界观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东亚地区汉文化圈的中心,这影响到中国人的世界观。清王朝的对外关系由此分成天朝、藩属和化外三个部分。设立郡县,派驻流官,交纳赋税的即是天朝,有稳定的朝贡关系的是藩属,在此之外的即是化外。化外即是蛮夷,所以英、法、美三国在清朝的官方文书中均被称爲英夷、法夷、美夷。这即是天朝体制,贸易在其中不占重要位置。
条约体系:
1648年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欧洲多个国家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根据这一条约,独立的国家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维护领土完整、国家独立和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原则。根据这一条约,欧洲确立了国与国之间的新秩序,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选任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此后,欧洲在全球性扩张的同时把主权国家的概念带到全世界,逐步形成了以后几百年的国际基本秩序。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以文明礼义为标准区辨华夏与蛮夷,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看待周围世界,以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文物制度、礼仪典章无与伦比,周围诸族则是偏处化外,须对“天朝上国”输诚向化的蛮夷
清朝受传统的政治观念影响,以天朝上国自居,视海外诸国为蛮夷。中外之间是宗主与藩属关系,对外国派遣使节来华订约通商等要求,视为朝贡和恩乞……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向来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因此,清廷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蒙在鼓里的马戛尔尼,直到商讨觐见礼仪才知道误会不小。你来进贡,见皇帝当然要行三跪九叩大礼。可马戛尔尼说自己不是贡使,而是英国使节,只能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大清官员说了,就算你是外国使节,你也得下跪,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1、马戛尔尼:特使还是贡使?---小礼仪折射出的大外交
公元1792年9月25日,马戛尔尼子爵带着他的船队,从英国朴茨茅斯港起航,700多人带着600箱礼品,还有大英帝国的信心及其优越感,以补贺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80大寿为名,远涉重洋,于次年8月抵达北京。但后来因为礼仪之争不欢而散。使团的规模与礼品之丰厚表明了英王的重视程度。在英皇乔治三世给他的授权书里,不仅有自主做出让步决定的权力,而且还有必要时同意禁止东印度公司把鸦片输往中国的英王允诺,以符合中国的鸦片禁令。英国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
英国特使谋求中国开放内地市场。
小礼仪背后的历史玄机?:回溯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以中英碰撞的缩影来透视双方碰撞的基本格局。三跪九拜还是单膝下跪?从两种礼节反映中英两国政治有何不同?清朝和马戛尔尼在觐见礼节问题上谁更有理?为什么?
礼仪之争实质反映双方关系定位和错位:朝贡体系(内敛型)对条约体系(输出型)的冲突。
乾隆:不在意“夷礼”贵贱,只要他们礼数到位;
马嘎尔尼:中英是平等外交关系,只能单膝跪地!
礼仪之争实质:反映双方关系的定位和错位: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设计意图:
1816年,英国再次派出使节前往中国,他们肩负着与马嘎尔尼完全相同的使命。新任大使是威廉·皮特·阿美士德勋爵,选用了当时颇有声望的小斯当东当副手……他也遇到了与马嘎尔尼同样的难题,小斯当东建议“哪怕会导致使命的失败,也完全不应该同意叩头。”结果使团被赶出北京,嘉庆皇帝还下令将小斯当东驱逐回国。
依据新课标的的理念,我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当重组和拓展,把鸦片战争放到历史的纵深,开发了传统教学中忽略的马戛尔尼使华,选取了具有冲突性的历史细节建构情境,轻松引入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等交由难度的分析概念范畴,将时空从19世纪中期前移到18世纪末。选择具有冲突性的历史细节,设置引导性的问题,礼仪之争实质反映双方关系的定位和错位:朝贡体系(内敛型)对条约体系(输出型)的冲突。
2、两份礼单:礼品还是贡品?
英国的礼品共19宗、590余件。科学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耳望远镜、帕克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军事装备就多了,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应有尽有。马戛尔尼一行到了天津大沽港,礼品被搬上运河里的小船。不料,所有的船上都插了一个长幡,上书大字:“英吉利贡使。”礼物的清单上,“礼品”也被改成了“贡品”。
英国礼单:
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橱窗玻璃、伯明翰五金制品等。
中国礼单: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均摘自《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
【特别提醒】从这个礼单对比图我们分析一下中英礼单各有什么特点?
英国礼单:
代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多为钢铁等重金属制作而成,武器发达,军事先进。
中国礼单:
多为精美的手工艺品,多为矿石、布匹、植物等非金属制作而成,科技产品无,注重经验总结,无突破。
3、两封国书:通商还是朝贡?
英国的要求:开放一个贸易口岸;在北京为商人设一仓库,并设使馆;在舟山附近某岛屿建仓库;在广州附近批准一块地供居住,并让商人出入广东;希望减税;公开税率,不要乱收费。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1793年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书
英国为何执著于中国------世界工厂与亚洲第一大市场的纠葛
1.无言的差距:西方殖民侵略和由此带来的文明碰撞是工业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必然结果。
反思鸦片战争:历史的质疑与追溯
质疑一:闭关锁国,怎么有大量贸易——广州贸易体系
十三行:是朝廷授权“十三家”称为行的商号,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代理人。开办这些行的主人,即所谓的“行商”,向朝廷捐呈大笔钱财,以保证他们的垄断性特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私营组织并集中控制了大量资本,同时通过皇家颁布的特许状在海外拥有广泛的政府权力,垄断了本国同某些地区的生意。……实际上扮演着亦官亦商的角色。
质疑二:巨大利益,战争能否避免?三次访华使团——朝贡体系
从明代初期起……确立了一套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国在其中占据了领袖的地位,而周边国家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而非如近代西方那样的国家平等……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也适用于其他所有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国家。
1834年英国私商策动政府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官方关系替代了民间关系。清朝政府不理解这种变化,也就对新形势毫无准备。双方各做了一件自己看来正当,但对方不理解的事情。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出超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出超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出超2615263
质疑三:中国真的落后吗?究竟落后在哪里?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GDP在世界总值中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年,即清嘉庆帝死而道光帝立的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中国在清朝中叶仍属全球首富,却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迅速沦为‘东亚病夫’,成为欧美乃至后起的日本竞相瓜分的鱼肉。
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估计1820年中国的GDP比重占世界的32.9%,贝洛赫则认为1840年中国的GDP比重为36.6%。两人都认为当时的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当时英国的生铁、煤炭产量占世界的二分之一,工业生产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
经济总量(包括前文中我们说的GDP)是不具备太多意义的,亿万农民的生产总量足以让五百万工人的生产总量相形见绌,但是农民生产出来的物质均被“自产自销”了,所以,根本无法剩余财富或军事力量。
茶叶VS鸦片:---小植物引发的大历史
??18
世纪
20
年代后,茶叶风靡世界。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在茶叶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作为殖民帝国的英国,产品在中国严重滞销。同时,英国每年至少从中国进口价值
500
万两白银的茶叶,最多时可达
1000
万两,所有货款均用白银结算。英国并不是白银产国,巨大的贸易逆差,无疑会动摇英国的货币体系。因此,英国政府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贸易状况。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雍正时期一年鸦片流入200箱左右,到了乾隆时期增加到每年1000箱,嘉庆时增加到每年4000箱。等到道光发现问题严重的时候,已经增加到每年13000箱。13000箱鸦片折合成白银就是3000万银元(250银元一箱)。
2.正义的回击:虎门销烟
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同学们如何看待这场禁烟运动呢?
从1839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在虎门集中销毁收缴英商的鸦片19176箱,(相当于外国商人向中国整整一年鸦片走私量)总重量达2376254斤,总价值达1115万两白银(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国库里的存银也不超过2千万两)。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极为振奋人心。虎门销烟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它也成为打击毒品的重要历史事件,所以结束那天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①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清代采取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一两白银折换铜钱一千文左右。鸦片战争前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一千六七百文),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购买力下降,国内工商业萧条,清政府收入减少,加剧财政危机。
③烟毒泛滥,严重危害国人的身心健康,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银荒兵弱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而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
反战派议员提出:清(中)国政府有权拒绝鸦片贸易。为什么我们还要践踏中国的正当权利?主战派议员则认为:国家利益优先,必须开战。
最终英国下院经过激烈的辩论,经过三天激烈的辩论后,在维多利亚女王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而非战争。
正义不敌利益,正义的行为成为为利益发动战争的借口。因此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
过渡:这场战争既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也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对抗。(回到导入,看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中英两国的经历,归纳两种文明的属性。封建、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对抗)
二、亲历历史:鸦片战争的过程——两大帝国的博弈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1.第一阶段(1840.6-1841.5):攻广州、陷定海、逼南京
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一度攻占浙江定海县城(占领的第一个城市;总兵阵亡,知县自杀);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英军返航。
2.第二阶段(1841.6--1842.8):占香港、进吴淞、至南京
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以中国失败告终。
1840年10月至1841年1月:道光帝派琦善南下议和。
1841年1月26日至1842年8月:1月26日英军占领香港岛,27日道光帝对英国宣战。此后英军占领厦门、定海、宁波、上海、镇江等城市(镇江战役,系最后一战、最惨烈一战,守城的八旗官兵全部殉国);
道光帝听说镇江战况后,说:“朕之满洲官兵,深堪悯恻。”
恩格斯指出:“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廷决定求和。
镇江是鸦片战争中英军攻击诸要点设防最薄弱的,而镇江之战却是鸦片战争诸战中抵抗最为激烈的。相当于清军设防最坚强的虎门、厦门、定海、镇海、吴淞诸战役英军伤亡的总和.英国人在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遇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事实上,鸦片战争的发动是英国强势的先进的工业文明全球殖民扩张中的一环,鸦片战争的战败是中国落后守成的农业文明受到激烈碰撞后难以维护正义和独立的一种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中,中国拥有八十万军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也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如关天培血染虎门炮台,陈化成以六十七岁高龄战死疆场,定海三位总兵以死报国,镇江保卫战1500名左右八旗官兵全部阵亡。但是,中国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在鸦片战争中,有不少爱国官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一些人民群众也自发地进行抗英斗争。拥有110万军队的清政府在2年多的战争中,为了应付战争,也动员了十几个省的军队,耗费了7000万两白银的军费,而英国侵略者只有48艘舰船(后增至百艘),仅4000人(后增至15000人)组成的一支东方远征军,又远离本土作战。
3.《南京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请同学来概括一下《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危害,
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设计问

:痛与不痛,展开讨论——
以今天人的眼光来看,哪一条最痛?以当时人“华夷之辨”的眼光来看,哪一条最痛?对其他条款是怎么看的?当时的中国人对于条约条款,哪条最痛心,哪条不以为然,哪条拱手相让?哪条洋洋得意?
当时人们对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这五口又以福州最重要,上海则是中英双方不重视的。香港在割让之前毫无商业、国防用途,时人反对割地,但不反对割香港。
(1)割香港岛(不是整个香港地区)
港岛的面积只相当于香港特区的3%,因为香港特区是1062平方公里,港岛是50平方公里。割香港岛给英国。割让土地当然是时人所反对的,也应该反对的。但是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的或国防的重要。英人提香港时候,北京还不知道在那里。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
(2)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西班牙铸造墨西哥的鹰洋,单位不是“两”,一元等于0.72两,一块银元,折合中国的白银是7钱2分。四年内付清。)(注:分别赔偿销毁鸦片的费用600万、广东行商“累欠英商”的300万以及赔偿军费1200万)
银元是舶来品。后来中国赔款都是“若干两白银”,“800万两白银”,“二亿两白银”,“白银共4.5亿两”。银元储存不足之原因:财政困难,国库空虚;鸦片走私严重,银币外流严重;鸦片战争赔款;西班牙银币在19世纪初停止铸造;国人把银元储藏不用。
(3)五口通商:一口到五口,自开到强开,并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新海关,建立通商口岸制度。五口在东南沿海,福建两口,选择与茶叶、生丝等大宗商品产地更近的地方,减少运输成本。茶叶主要产于南方,武夷茶在英国销量最大。
当时中国人中比较痛的是广东人,因为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势必削减了广州的进出口贸易额,原来从对外贸易中收获颇丰的广东各地官员和民众因此对于洋人的抵触心理尤为严重。
《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后,耆英对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民、夷纠纷非常头疼。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的解决此难题,他打算让英国官员管束英民来避免纠纷。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是清政府拱手送人的!
原因在于清政府完全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国际法,结果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
(4)关税协定:自定到协定,世界最低。
五口通商、关税协定为英国最需要者。(清朝政府原打算把烟草关税定为5%(国际惯例是50%),但英国为清政府强行制定的烟草关税是0.3~0.7%!)
至于协定关税,也觉得是省事的办法,一劳永逸,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些。为了这些便宜不让英国独占,认为让法、美分去一部分,与中国并无妨碍,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法、美白白得到这些好处,必将感激中国,我们或者还可以联络法、美来对付英国。所以法、美竟能和平与中国定约.总之,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1943年,中、英两国政府谈判,宣布废除所谓“片面最惠国”待遇,但這已经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百零一年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最省事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
英国提出关税固定为百分之五,此为当时世界上最低的关税,清朝谈判官员立刻同意,因为当时清朝的关税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这是不降反升的好事。因不懂关税的重要性,丧失了巨大的国家利益。
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有: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强化协定关税原则;还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文化主权)、医院,美国军舰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领海主权),同时美国具有12年后修约的权利。
中法《黄埔条约》
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法黄埔条约”、“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广州黄埔签订,附有《海关税则》。
规定:法国享由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还逼迫清政府解除了西方宗教的禁令(文化主权)。
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觐见不行磕头礼之类的事情上拼死相争。耆英认为,领事裁判权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
余音:抹去鸦片战争痕迹的漫长过程
鸦片战争结束的65年,1907年,中英政府达成了关于英国在十年之内彻底停止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协议;
鸦片战争结束的86年,1928年,中英政府又在南京签订了一份取消协定关税的条约;
鸦片战争结束的101年,1943年,中英政府又在重庆签订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军舰自由进入通商口岸、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权利;
鸦片战争结束的155年,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根据1984年签订的联合声明,香港在该年7月1日降下米字旗,香港回归中国。
自此,鸦片战争的一切痕迹才归于消除。
补充:获取的其它特权
领事裁判权(1843—1943年):
有时称“治外法权”,但二者有区别,主要是基础不同,治外法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领事裁判权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享有国单方面的特权,产生于半殖民地国家。但当时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既省事又方便。
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对此,孟森先生评价道:“此为当时英人所梦想不到……英所未请,中国强予之。”
——周英杰《拱手出让的“领事裁判权”》
问题:中方为什么把领事裁判权送给英国人?说明了什么?
因为清政府是抱着怕惹麻烦的心态,最好大家互不接触、保持距离。清政府没有觉得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伤害,说明当时政府官员根本没有主权国家的观念。
典型例题: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却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100多年前,英国曾三度派使团带着重礼想叩开中国的大门。遗憾的是,三个使团的大清之旅,却都无果而归。但是,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此前,是我们不肯给他们平等;此后,是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
过渡: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了以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贸易始终在两百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确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展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提问:从这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假如我就是上面所说的英国商人,你们就是我雇佣的市场调查人员,你们能结合当时的实际帮我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你认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于是,战争成了唯一的选择。
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签订的条约清政府并没有完全遵守,还常常以条约没有明确规定为由,拒绝西方国家的要求。所以,列强就想重订条约,于是他们援引《中美望厦条约》12年修约的规定,提出了修约要求。但清政府的官员却以条约没有修改的必要而屡屡拒绝。最终,不耐烦的列强认定只有通过战争清政府才会正视自己的要求,现在就是要找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第一阶段(1856-1858年):广州→
天津

1858年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
你觉得在教材所列《天津条约》内容中,哪条是当时清政府最难以接受的?
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咸丰帝感到条约中尤以“驻京一节,
为患最巨,断难允行”。
咸丰皇帝曾一再试图阻止各国列强派公使进驻北京,甚至不惜以全免关税和鸦片贸易合法化作为代价,换列强放弃在天子脚下派驻公使的允诺。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南京、镇江、汉口、九江、淡水、台湾(后选在台南)、汕头、琼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严重排外的咸丰帝对此条很反感,希望取消这一条款。但英法坚决不答应。于是,1859年,英法外交官坐着军舰前来换约的时候,双方又打了起来,这就有了第二阶段的战争。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1862外国使馆纷纷建立)。根据181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的决定,常驻外交代表分三个等级:大使、公使、代办。欧洲列强之间在历史上都互派大使,但对中小国家和东方国家则只派公使,这就是欧洲列强对中小国家和东方国家的歧视。
按国际惯例,公使是不能代表一国元首的,只可代表外交部。终清之世,对东西方互派的使节只是公使一级,那是列强瞧不起弱国之故。北洋军阀政府时代也只有十月革命的苏俄曾经在北京设置大使馆。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前也只有意大利在上海设立大使馆,英、美等大国直要到二战时才正式升格为大使。
大沽口之战后,僧格林沁在咸丰帝的授意之下,在战场上把前来谈判的英法外交官和记者等39人全部抓捕。关押在圆明园。并在当天与英法联军在张家湾、八里桥交战,清军惨败。清政府被迫释放巴夏礼等,被监禁的39人中,已有21人被虐待致死。英法两国被激怒而报复,英国专使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为了照顾满清王朝脸面,才选择了圆明园。这引来了英法的严厉报复:攻打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2.第二阶段:1859年6月~1860年10月,天津-北京,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
通过两个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大量权益,除此之外,还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甚至恭亲王奕?被要求向英国女王行“叩头之礼”,这不免让我们感慨历史的“戏剧性”。
【温馨提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侵略中国的主力和急先锋,法国是积极参与者,美国是“调停者”,而沙俄是中国领土的贪婪掠夺者。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租借“新界”。
但事实上,俄国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利者,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相当于10个辽宁省、9375000个钓鱼岛的面积。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合作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利用教材中《十一口通商图》找出通商口岸的位置,总结出通商口岸的布局情形:
布局:从东南沿海再到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特点: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区。从这里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中列强取得的侵略权益来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也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也产生了非常主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如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这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也表明了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但一直由洋人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之手;设同文馆,培养外语及科技人才。二是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它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
从性质上看,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不少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一些人民群众也自发地进行了抗英斗争。从实力上看,拥有80万军队的清政府在2年多的战争中,动员了十几个省的10万多军队,耗费了7000万两白银的军费,而英国最多时只有百艘军舰,总共出动19000人。从作战地点看,中国是本土作战,可以以逸待劳;英军是长途奔袭4千英里,远离本土作战,后勤补给不便。但在整个鸦片战争中,英军伤亡只有523人,清朝伤亡却高达22790人。中国不仅战败了,而且几乎每战必输,败得很惨。这是为什么?
①根本:落后的封建制度/农业文明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工业文明。
②客观:英国国力强大、武器先进。(虚幻的世界老大遇上真正的世界老大)
③主观:清政府腐败落后,军备废弛;道光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④民众: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三、感悟历史:鸦片战争的因应——漫长而艰难的觉醒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回应模式,即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过后,先进的中国人有怎样的回应呢?
1.清朝高层的腐朽、无知
??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清朝统治者的反应:
“痛心”:五口通商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当时的人们对今天看来“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更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这些条约中他们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那就更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至前清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最后的祸根。
“开心”: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后,对于协定关税一款,清政府反而沾沾自喜。匙英曾向道光帝报称,此次与英夷头目协定的税则,通盘核算,于国课有赢无拙。
“放心”:治外法权
1842年9月,钦差大臣著英向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对此,孟森先生评价道:“此为当时英人所梦想不到…英所未请,中国强予之。”
--周英杰:《拱手出让的“领事裁判权”》
“闹心”:公使进京
《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表示:“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竟然指示钦差大臣用外国来华贸易全部免税来换取条约中的外国公使驻京等四项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清朝统治者的四种反应,更能体现封闭下的统治者们的腐朽无知。
2.有识之士的探索:精英阶层—封建文人士大夫经世致用学派——开始学西方
(1)林则徐:
具有实事求是的品格。他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开了研究和学习西方之先河。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
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对拓展国人视野、启发民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维新运动。
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所谓“师夷之长技”魏源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
所谓“制夷”,即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即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3)徐继畬:
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这些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瀛寰志略》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更详尽准确,也没有人们当时人惯常的附会臆测;它对西方的人文制度多有褒评,盛赞美国创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创举,其认识高度至今难以超越。
但是,对战后中国应走向何种道路这一最最紧要的问题,这部书没有做出回答。
---徐继畬《瀛寰志略》
(4)评价:进步、启蒙、爱国
,局限
进步: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是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启蒙:为早期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引导探索救国之路;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爱国: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强国御辱。
局限:
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根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没有付诸实践;
3.社会的反应:冷淡,安于现状
??1843
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
年,日本海关在检查中国入境商船时,发现三本此书,如获至宝,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
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1862
年,日本维新派人士到上海,惊异发现从中国淘来的本国畅销书在中国早已绝版。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海国图志》一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摘自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1851年,《海国图志》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日本人争相借阅,甚至出现了《海国图志》的手抄本。不久,日本官方开始正式出版《海国图志》,随即风靡全国。从1854年到1856年短短三年间,日本就岀版了20多种不同版本的《海国图志》,此书甚至成为了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据说,1898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访问中国,李鸿章问他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伊藤博文说:“可以去看《海国图志》。
他们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探头出来,开眼看世界,并能放下“天朝”的架子,平静地看待另一种文明(徐继畬最为突出)已是石破天惊之举。……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这是时代和社会间的落差。后来,《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浮海东瀛,识货的日本人为之翻刻,对日本维新思想的发生多有帮助,这又是魏、徐两氏始料未及的。
【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非简单的应试教育,这一点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老师们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能够既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又能照顾到现实的考试制度因素,这对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
新课程之下,我们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但是,新课程标准表述过于简略,难以抓住教学重点。新课程高度浓缩,容量大、难度高,理论性较强;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中贯彻历史教学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就对课时提出了要求,需要给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分析、理解和讨论,不然就会回到旧式的填鸭式教育,直接给出知识,死记硬背!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审视鸦片战争,以“同”与“不同”为主线选择材料,串联教学内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反思从备课到上课整个过程,有以下两点思考:
1.课堂容量太大,如果面面俱到,引领学生仔细梳理教科书的知识在短短
40分钟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的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越来越广泛。所以在新教材的使用中碰到了这样的两难困境:要适应考试,就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以新课程理念完成教学,就适应不了现在的考试。如何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呢?笔者认为要继续推进与新课程理念适应考试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教师才敢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材知识大胆取舍,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如何做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提升。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在初中课本已经涉及,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向性很明确知识也比较感性。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能再简单重复初中知识,要在教学立意上下功夫要侧重于对鸦片战争的理性思考和反思,侧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从而实现二者的衔接与提升。
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中外历史纲要》高中生合格考的内容,教学难度应该降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概念讲到什么分寸,学生理解到什么分寸,教师心里也是忐忑的,合格考和等级考标准的把握还需要探索。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但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有的同学很活跃,有的极少参与,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是问题设置的问题还是教师课堂调动的问题,这个也应思考。
史料补充:
1.对于“侵略”的思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要求都不加区分的归结为“侵略”。
鸦片战争前,英国希望发展、扩大和中国的贸易,这是工业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则不需要这种贸易。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贸易要求都斥之为侵略要求。
对于《南京条约》,也不能将其所有内容都视之为英国的侵略要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这些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而条约中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反映了工业国扩大贸易的经济要求,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侵略。如果把这也视为侵略,就等于肯定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的正确性,肯定中国与世隔绝的合理性。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如果只盯住“侵略”二字,对一切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都从这两个字出发,这是一种思想的偏执,这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样教历史,学生可能就只记住了两个字:“仇恨”,这恐怕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2.关于落后的思考: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军事技术、社会制度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思想观念的落后。这种思想观念的落后,反映在中国对世界的无知,反映为中国人的愚昧。
从包括林则徐在内的一些官员的言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从鸦片战争中发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式的愚昧。一场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以这样一种愚昧的方式、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值得思考。
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讲,观念是最难改变的。要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民族,改变观念也是最重要的。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关注到中国人观念的落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制度、经济落后,不利于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这似乎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结论。仔细探究中国近代史,拷问中国究竟为什么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吗?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
(?http:?/??/?baike.?/?view?/?94895.htm"
\t
"_blank?)朝贡制度
(?http:?/??/?baike.?/?view?/?1089740.htm"
\t
"_blank?)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
(?http:?/??/?baike.?/?view?/?305596.htm"
\t
"_blank?)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英军配备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后者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是清军的鸟枪所无法企及的。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仿造明代引进的西方火器制作的。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年。
蒸汽机装在了军舰上,不受风力与水向的影响,还配备100或100门以上火炮
。抗腐性强、机动性和航速远在清军水师之上。
八里桥之战
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
(?https:?/??/?baike.?/?doc?/?5573381-5788048.html?)锤炼,和最新克里米亚战争
(?https:?/??/?baike.?/?doc?/?5511713-5747469.html?)中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
(?https:?/??/?baike.?/?doc?/?87378-92267.html?)团。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使用了,刚刚发明不久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而八旗
(?https:?/??/?baike.?/?doc?/?5384521-5620934.html?)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有不少压倒性的胜利的。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
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
清方拘禁了以巴夏礼等共39人,关押在圆明园。并在当天与英法联军在张家湾、八里桥交战,清军惨败。清政府被迫释放巴夏礼等,被监禁的39人中,已有21人被虐待致死。英法两国被激怒而报复,英国专使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为了照顾满清王朝脸面,才选择了圆明园。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