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始终遵循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科特点来看,让学生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中培训语言素养和情感素养;从学习的特点来看,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建构,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下,学生自主走向成长。
二【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韩少功。文中,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通过人在他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并个性化地阐释了“故乡”这一文化概念。本文最大的特点:立足个性化的理解,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去阐释一个传统的文化概念——“故乡”,从而实现感情与哲理的融合。
三【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从认知上来看,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有了一定认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从情感上来看,学生接触过许多表达“思乡”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例如前一篇课文——老舍的《想北平》,这就为研读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文本研读。
四【目标阐明】
(一)知识和能力
理清文章脉络,品读文章“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概念”的写作手法,提高自主鉴赏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运用诵读、圈点、赏析、归纳等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着重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加深对自己故乡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品读文章“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概念”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加深对自己故乡的热爱。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启发法、多媒体展示法
七【教学准备】
(一)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三)课时准备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初读感知
【激趣导入】柯灵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从《想北平》中,同学们已经深深地体验到作家老舍对故乡那种“想说而说不出的爱”,朴实的语言中透露着真挚的感情。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看看他又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经历和情感。
设计意图:本文选自“月是故乡明”专题,以“故乡”这一文化概念作为阐述的对象,而前一篇课文——老舍的《想北平》,主题相同,但叙述视角和叙述语言不同,由此及彼,让学生一开始就在“对比”中整体感知本文的特点,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研读个性化内容
【直击课题】课文的题目是“我心归去”,那么请大家一起来告诉老师,“我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教师明确:我心从“异乡”来,到“故乡”去。
【理清脉络】“异乡”和“故乡”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如何?(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教师明确:
异乡 故乡
特点 优裕 繁华 贫瘠 脏乱
作者感受 寂寞 孤独 空虚 惦念 亲切 激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清行文脉络,知道作者是借“异乡”(法国)与故乡的对比,从而突显出故乡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该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从而为提高自主阅读鉴赏散文打下基础。
【深入追击】面对“优裕、繁华”的异乡时,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孤独、空虚”,而对“贫瘠 脏乱”的故乡却有“惦念、亲切、激动”之感?
设计意图:这一“深入追击”直击课文主题,需要细读文本的各个段落,教师不做强制性的答案释疑,而是力求引导学生带着这一个问题深入研习文本的重点段落、语句,从作者个性化的内容与个性化语言中寻找答案。
(三)研读个性化语言
【对比研读】“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这段话中,如果直接替换成“我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寂寞和空虚”,好不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形象化语言的品读,了解其表达效果,从而锻炼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
【合作探究】在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用了“浮粪四益、拥挤不堪、阴沉连日”几个词来形容他心目中的故乡?如果故乡如此不堪,那为什么要回去呢?
教师明确:作者有意将“异乡”与“故乡”造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说明无论故乡如何衰败,也衰败不了它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由此表明自己对故乡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内容上看,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用词的意图,从而提高语言品读能力;从学习方法上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研读个性化情感态度
【情感升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地,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而萍漂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既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五)形成性练习
文中哪些语段让你最有感触,请摘录1~2例至《语文读书笔记》中,并附上500字的赏析。
九【课堂小结】
通过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我们读到了“故乡”在他心目中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也领略到了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效果与艺术魅力,相信同学们对“故乡”情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十【板书设计】
我心归去 韩少功
寂寞 惦念
孤独 异乡 —— 故乡 亲切
优裕 繁华 贫瘠 脏乱
空虚 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