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1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4 10: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碳及其氧化物
1.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一次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人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2.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与人类无关
B.人的呼吸不需要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低越好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试验
D.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吸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致死
3.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B.乙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C.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说明气体显酸性
D.丁中的现象说明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灭火 B.做化工原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温室中用作肥料
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7.如图所示,将充满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液面下降
③试管内溶液变红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⑤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8.下列验证“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9.下列是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指出收集装置B中的错误之处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5)D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0.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发生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E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没有植物油,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如F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前称量大理石的质量为2.5g,完全反应后所得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0.88g(注:根据测出气体的体积和密度求出),则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
2.答案:C
解析:人类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人类砍伐树木或植树造林也会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低,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进入久未开启的莱窖前要先进行灯火试验,以防二氧化碳过多,使人窒息死亡,C正确;二氧化碳无毒,D错误。
3.答案:D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不选用硫酸;验满二氧化碳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到瓶内;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是因为气体和水反应产生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显酸性;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既能说明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6.答案:C
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液体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7.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紅,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③正确。
8.答案:A
解析:A中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B中试管中的与NaOH溶液反应后,试管中的气体压强明显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C中当与NaOH溶液反应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胀大,不符合题意;D中当与NaOH溶液反应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会沿着导管流入锥形瓶内,不符合题意。
9.答案:(1)锥形瓶(2)(3) 导管没伸到集气瓶底部(4)E(5)
10.答案:(1)锥形瓶 ;AD;
(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偏小
(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4)80%
解析:(1)①为锥形瓶;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故选A、D组装成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配平并标注气体符号。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E装置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如果没有植物油,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会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质量偏小,从而导致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小。
(3)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的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4)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则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