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学期单元诊断性测试卷(2)动物的主要类群(4~7节)
1.名字中有“鱼”的动物有的其实不是鱼,但它们都能在水中生活,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鱿鱼、章鱼——软体动物 B.甲鱼、鳄鱼——爬行动物
C.金鱼、鲫鱼——鱼类 D.鲸鱼、娃娃鱼——哺乳动物
2.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①卵生
②用鳃呼吸
③用鳍游泳
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鱼是怎样呼吸的呢?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头的前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菠菜汁从鱼的鼻孔流入,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B.菠菜汁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时,菠菜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菠菜汁从鱼的口流入,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D.菠菜汁中的氧气和鱼鳃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交换
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B.鳄鱼、大鲵、蝾螈不都是两栖动物
C.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D.两栖动物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的生殖和发育还不能摆脱水环境的限制
5.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2019年夏天,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金线蛙重新回到圆明园。金线蛙属于两栖纲(类)蛙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陆地上产卵 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时,蝌蚪用鳃呼吸 D.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6.蜥蜴的身体分为( )
A.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B.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C.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D.头、胸、腹、四肢、尾五部分
7.下列不是爬行动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B.皮肤辅助呼吸
C.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用肺呼吸
8.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较好地适应了陆地生活,最关键的一点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能够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
9.鸟类飞翔时消耗的能量极大,因此鸟类的食量也大。鸟类解决食量大增加体重与飞翔需要减轻体重这对矛盾的方法是( )
A.消化能力极强,排便快 B.消化能力极强,排尿多
C.呼吸作用极强,能量释放快 D.具有发达的气囊
10.有关家鸽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B.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减轻体重
D.胸肌发达——提供充足动力
11.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原因是( )
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
B.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
C.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D.蛇身体小,抗寒能力差;兔子身体大,抗寒能力强
12.如图是郪江金钟山汉墓中的石雕,被人称为“狗咬耗子”,有关图中两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方式是胎生
B.有牙齿的分化
C.哺乳动物不同于鸟的特点是不能在空中飞行
D.体温恒定
1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被毛,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B.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14.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5.生物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各类动物结构与其功能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昆虫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的鳃——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的龙骨突——附着胸肌 D.哺乳动物的犬齿——咀嚼食物
16.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狼的犬齿发达,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B.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D.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
17.如图依次为大鲵、大熊猫、鹰、蝗虫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的成体用______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
(2)B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属于鸟类,两翼发达,体表被覆______________。
(4)D的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作用。
(5)图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18.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五类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类生物终生生活在__________,用__________呼吸。
(2)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__________类。(填字母)
(3)生殖过程发生在水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4)E与D都能飞行,但E与D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类群的生物,E属于__________动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章鱼和鱿鱼的身体柔软,壳退化,有触手,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B、甲鱼、鳄鱼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稳定。属于爬行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C、金鱼、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故不符合题意。
D、鲸鱼叫鱼但不是鱼,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故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鲫鱼生活在水中,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其体形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与在水中生活无关。
3.答案:A
解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头的前方,菠菜汁流动的方向是从口流入鳃,再由鳃盖后缘流岀,菠菜汁中的氧气和鱼鳃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发生气体交换,即从鳃盖后缘流出的菠菜汁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4.答案:A
解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是爬行动物,A错误;鳄鱼是爬行动物,大鲵和蝾螈是两栖动物,B正确;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C正确;两栖动物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体外(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它们的生殖和发育还不能摆脱水环境的限制,D正确。
5.答案:A
解析:金线蛙在水中产卵,A错误。金线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大多生活在陆地上,B正确。金线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金线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6.答案:C
解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故C正确。
7.答案:B
解析: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A不符合题意;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不能辅助呼吸,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肥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起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其生殖和发育均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体内受精,能够产带卵壳的卵,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这是爬行动物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最关键的一点。
9.答案:A
解析:鸟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而且鸟类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减轻体重,利用飞行。故选A。
10.答案:A
解析: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辅助肺完成呼吸作用,可以在呼吸时给肺提供充足的氧气,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家鸽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适于空中飞行,B正确;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适于空中飞行,C正确;胸肌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为飞行提供充足的动力,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兔子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体温恒定,因此没有冬眠现象;而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所以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避免冻伤、冻死,有冬眠现象,故C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有的哺乳动物能在天空飞行,如蝙蝠。
13.答案:C
解析:选项A,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不是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选项B,胎生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不是可以提高产仔数量。选项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选项D,鸭嘴兽是卵生的哺乳动物,因此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而非所有。
14.答案:C
解析:图甲是兔的牙齿,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这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图乙是狼的牙齿,有犬齿,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咬食物,这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A正确,C错误。哺乳动物中草食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肉食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B正确。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正确。
15.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分化,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咀嚼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16.答案:D
解析:狼是肉食动物,犬齿具有撕咬猎物的作用,因此狼的犬齿发达,故A正确;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故B正确;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故C正确;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辅助肺呼吸,故D错误。
17.答案:(1)肺;皮肤
(2)胎生;哺乳
(3)羽毛
(4)外骨骼
(5)B、C
解析:(1)A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B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属于鸟类,两翼发达体表被覆羽毛。
(4)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作用。
(5)题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B和C。
18.答案:(1)水中;鳃
(2)C
(3)A和B
(4)不是;哺乳
解析:题图中A是鲫鱼,属于鱼类,B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C是壁虎,属于爬行动物,D是啄木鸟,属于鸟类,E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1)A类生物是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爬行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所以爬行动物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即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动物类。
(3)鱼类、两栖类都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而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生殖过程发生在水中的是A鱼类和B两栖类。
(4)啄木鸟属于鸟类,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所以尽管E与D都能飞行,但E与D不是同一类群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