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④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B.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
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读下图--经纬网图,B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180°)
B.
(5°N,0°E)
C.
(0°,0°)
D.
(5°S,0°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南纬
B.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
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
,
B.
,
C.
,
D.
,
北京的经纬度为116°E,40°N,则北京位于()
A.
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B.
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
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D.
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某点北侧是低纬度,南侧是中纬度,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则该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
经度0°、30°S
B.
160°E、30°S
C.
经度0°、30°N
D.
20°W、30°S
小明一天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科学考察地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160°E)
B.
(0°,160°W)
C.
(0°,20°W)
D.
(0°,20°E)
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三点都在西半球
B.
①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C.
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D.
③点所在的经线最长
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10°W,85°S)
B.
(15°W,25°N)
C.
(21°E,40°N)
D.
(165°E,20°N
)
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红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B.
小兰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C.
小刚位于小红的东南方向
D.
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描述的是()
A.
地球的平均半径
B.
地球的赤道长度
C.
地球的最小周长
D.
地球的表面积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有误的是
A.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下列选项中与地球赤道周长大致相同的是()
A.
本初子午线
B.
北回归线
C.
东西半球分界线组成的经线圈
D.
南极圈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
古人凭直觉认为“天圆地方”
B.
地球赤道约6371千米
C.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二、综合题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
(2)按东西半球分,,A点在______半球,B点在______半球。
(3)从高中低纬来看,B点位于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4)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地。
(5)赤道的周长为_________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图中___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6)A、B、C三点中纬线圈最长的是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_____,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的表面积约为的_____________。
(2)在图相应的空格内填出“经线、纬线、地轴、南极、北极”等地球仪的名称。
(3)图中最长的纬线是____,其长度约为____千米,纬度为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__,地球的最大周长约___________,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__。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______。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的最_____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___,是地球上的最_____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故选C。??
2.【答案】D
【解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只能说明地球的形状,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这些数据说明了地球的大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A
【解析】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若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差10°,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也相差10°,可知B点的地理坐标是(0°,180°),A正确。??
5.【答案】A
【解析】
A.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北纬,A错,符合题意;
B.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B对;不符合题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C对,不符合题意;
D.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D对;不符合题意。
选A。??
6.【答案】D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据此判断,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是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故选D。??
7.【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故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属于中纬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其北侧是低纬度,南侧是中纬度的点的纬度应是30°S。由“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知,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的点是经度是20°W。因此,该点的位置是(20°W,30°S),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A
【解析】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小明的爸爸所在地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他所在的经度应是160°E;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该点的地理坐标是(0°,160°E),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的纬度向北增加,可以判断是北纬;经度向东边增加,是东经。因此可以判断出①②③的坐标分别是:①(48°N,140°E),②(40°N,150°E),③(44°N,160°E)。
A.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160°E—180°—20°W以西是西半球,①②位于东半球,③点在西半球,A错误;?
?
?
?
?
?
?B.①点位于30°—60°中纬度的范围,B错误;
C.②点的纬度最低,所以纬线最长,C正确;?
?
?
?
?
?
?
?
?
?
?
?
?
?
?
??
D.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小红所在的经纬度是40°W,20°N;小明所在的经纬度是0°,40°N;小刚所在的经纬度是0°,0°;小兰所在的经纬度是20°E,20°S。
A.小红所在的纬线是20°N,位于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故A错误。
B.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0°再到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180°再到20°W为西半球。小兰位于东半球,故B错误。
C.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小刚位于小红的东南方向,故C正确。
D.小明位于北温带,无阳光直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根据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错,ABC对。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纬度不同的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本初子午线形状是半圆,它的长度约为赤道周长一半;北回归线?23.5°N其周长小于赤道;南极圈66.5°S其周长也小于赤道。C对,ABD错。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解:古人凭直觉认为“天圆地方”,故A叙述正确;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故B叙述错误;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故C叙述正确;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及地球大小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7.【答案】(1)(60°W,60°N)?
?
(0°,0°)
(2)西?
?
东
(3)低
(4)B?
?
A
(5)4万?
?
B
(6)B
18.【答案】(1)缩小
?
?
5.1亿平方千米??
(2)
(3)赤道?
?
4万?
?
0°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认识和地球仪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地球的大小数据以及地球仪上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交于两点,北端的一点是北极,南端的一点是南极;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的线是经线。如图所示:
(3)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即0°纬线),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19.【答案】(1)6371千米?
?
4万千米?
?
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
(3)北极(点)?
?
?北?
?
南极(点)?
?
?南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