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属于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特点是()
A.
周期相同
B.
方向相同
C.
产生的现象相同
D.
围绕的东西相同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
A.
昼夜更替现象
B.
太阳的东升西落
C.
时间差异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问题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
方向不同
B.
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
都围绕太阳转
D.
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出现四季变化
B.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出现昼夜交替
D.
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的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昼夜交替现象
C.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
鄂州球迷上午9点观看美国当地时间晚上8点举行的NBA篮球赛的现场直播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季节变化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B.
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C.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D.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A.
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
B.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回归线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范围的边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南北回归线上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B.
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的范围
C.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之和为90°
D.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时,长沙的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则变小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到甲位置时,淮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同学们18:00放学时,已经日落
B.
校园的银杏树叶变黄,纷纷飘落
C.
同学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D.
同学们已经换上夏装,即将迎来暑假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不包括(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的变化
C.
昼夜交替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
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
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
襄阳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2019年春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播,讲述了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的故事。电影场景中,地球停止自转,“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B.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C.
地球自转周期为365天
D.
停止自转,昼夜现象依然存在
下列的自然现象中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的变化
C.
五带划分的依据
D.
昼夜的更替
二、综合题
认真阅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______(相同或不同),都是______转动(方向);
(2)地球公转到位置B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的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______;这个季节,地球在图中的______(填字母)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______(季节);
(4)元旦节时,松滋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松滋属于其中的______。
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此时?在图?2?中地球公转到______处,南极圈会出现______(极昼、极夜)。
(3)如图?1?所示,此时芜湖(118°E,31°N)正值______(上午、下午),美国洛杉矶(118°W,34°N)还是前一天的______(白天、夜晚)。
(4)图?3?是芜湖的小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_,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______(季节)。
地球运动。阅读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______,图二表示地球的______,图一中的______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______
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______
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色宜人。______
(3)此时陵城区期末考试期间,地球恰好运动到图一中的______-______阶段,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国家正是______季节。
(4)仿照A时刻描述,在图中方框内写出B时刻的相关内容。
请结合你的学习实践,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图示完成(1)~(2)题。
(1)图1中左手持铅笔(代表地轴)不动,铅笔与桌面始终保持约66.5°的夹角,右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______现象。
(2)图2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______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通过演示,同学们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了更形象的认识。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解答(3)~(4)题。
(3)2019年3月5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身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王先生想观看会议直播,应该在当地时间______收看,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是由______引起的;会议开幕时,地球公转到了图3中的______之间。
(4)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生动记录了“数九”期间当地的气候、物候及农事活动。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介于图4中的______之间,移动方向是______。
(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______。
A.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B.温带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C.一天中阴晴风雨的变化D.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的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周期是一天,A错误。
?
?
??
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正确。
?
??
C.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等,C错误。
D.地球自转绕着地轴转,公转绕着太阳转,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围绕地轴转,公转围绕太阳转,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D对,ABC错。
故选D。??
4.【答案】A
【解析】解: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A叙述错误;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形成的,故B叙述正确;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昼夜更替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C叙述正确;
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的差异都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有关即与季节交替有关,此现象属于地球的公转现象形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6.【答案】D
【解析】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C
【解析】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产生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根据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依据地球的公转运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的范围;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与回归线的度数和是90°;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长沙的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当地球运行至甲处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大,当淮安18:00放放学时太阳还高高挂起,故A错误;
此时北温带的淮安是夏季,树木葱绿,故B错误。
淮安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不可能在操场上堆雪人,故C错误。
淮安的同学们已经换上夏装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根据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这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A不符合题意;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C符合题意;
D.襄阳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若地球停止自转,则面向地球的一半永远是昼,背向地球的一侧永远是夜,地球上不可能见到昼夜更替,即1天将不再是24小时;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D
【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的更替也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D对,ABC错。故选D。??
15.【答案】相同
?
自西向东
?
23.5°N
?
夏至
?
极昼
?
夏季
?
B
?
冬季
?
昼短夜长
?
北温带
【解析】解:读图可知: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转动。
(2)地球公转到位置B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我国位于北半球,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的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这个季节,地球在图中的B附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4)松滋隶属于湖北省,元旦节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松滋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松滋位于北温带。
故答案为:(1)相同;自西向东;(2)23.5°N;夏至;极昼;(3)夏季;B;冬季;(4)昼短夜长;北温带。
16.【答案】自西向东
?
地球公转
?
冬至日
?
南回归线
?
丙
?
极昼
?
下午
?
夜晚
?
①
?
夏季
【解析】解:读图可知,(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也造成了地球季节的变化。
(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丙处,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3)如图1所示,芜湖(118°E,31°N)马上进入黑夜,此时正值下午;中国位于东八区,美国位于西五区,美国比中国时间晚13个小时;此时美国洛杉矶(118°W,34°N)还是前一天的夜晚。
(4)图3是芜湖的小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此时位于北半球的芜湖太阳照射到屋内的面积最大,其中符合图1冬至日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①图,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夏季。
故答案为:
(1)自西向东;地球公转;
(2)冬至日;南回归线;丙;极昼;
(3)下午;夜晚;
(4)①;夏季。
17.【答案】公转?
自转?
B?
√?
√?
×?
D?
A?
夏
【解析】解:读图可知,(1)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图一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运动,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图二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运动,表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当地球运行在图一中的B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北,位于北寒带,这里为极地气候,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故原叙述正确。
②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这里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故原叙述正确。
③地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位于南温带,这里3、4月份为秋季;故原叙述错误。
(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期末考试一般在1~2月份,期间地球恰好运动到图一中的D(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和A(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阶段;北半球处于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夏季。
(4)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B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6、7、8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
故答案为:
(1)公转;自转;B;
(2)√;√;×;
(3)D;A;夏季;
(4)如图:
。
18.【答案】昼夜交替
?
逆
?
2019年3月5日凌晨4时
?
地球的自转
?
丁-甲
?
丁-甲
?
向北移动
?
B
【解析】解:(1)图1中右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昼夜交替现象。
(2)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3)东三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5个小时,所以莫斯科(东三区)的时间是2019年3月5日9时-5时=2019年3月5日凌晨4时,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3月5日地球公转到了图3中的丁-甲即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
(4)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介于图4中的丁-甲即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即向北移动。
(5)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温带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一天中阴晴风雨的变化和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故答案为:(1)昼夜交替;(2)逆;(3)2019年3月5日凌晨4时;地球的自转;丁-甲;(4)丁-甲;向北移动;(5)B。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