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5 08: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同步测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步履(fù)  
委屈(qu)  分歧(qí)
B.拆散(zhé)
熬过(áo)
蹲下(dūn)
C.粼粼(lín)
霎时(shà)
棱镜(líng)
D.琐事(suǒ)
滋润(zī)
铺着(pū)
2.对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撑)
B.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
D.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意见不一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由于他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责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最美少年”。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②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5.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我”的心态。
C.《散步》结尾写道:“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7.综合性学习。
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一:悟“美”】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1)__
__   (2)____?
【活动二:鉴“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
(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____的妈妈最美?
【活动三:荐“美”】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求: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
“最美妈妈”推荐词
答:____?
8.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
答:__
?
(2)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答:_
(3)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
9.课外拓展
阅读《浴着光辉的母亲》,完成下列各题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入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入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林清玄《浴着光辉的母亲》)
1.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的见闻。
2.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用那么崇敬的眼神看那位母亲?
3.“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请你说说这句话特别之处在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在文中找出来。
5.想一想过去的十几年你的妈妈对你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能不能列举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
参考答案
1-6.DBAABD
7.
(1)__道德价值__   (2)__真善美__?
(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__勤劳__的妈妈最美?
答:__略__?
8.课内精读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
答:__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__?
(2)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答:__略。__?
(3)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的心情。__?
9课外拓展:
(1)一位母亲不断痛惜呵护弱智的儿子,乘客们都很崇敬她
(2)因为那位母亲无私地溶入爱里令他们非常感动
(3)比喻十分新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