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2《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韵文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通过诗歌的形式描绘了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从而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想象奇特。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
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这篇韵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把诗歌描写的意境先推到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猜一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生答:月亮。
2.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
3.交流课前准备的关于月亮的传说。
4.教唱歌曲《小小的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画美、歌美、词更美,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首歌词,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唱一唱、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听歌曲的演唱,看着画面再次感受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6.随题学字:“船”。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生初读课文,师指导正音。
3.四人小组配合读,组内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句。
(1)导入:
师:开始说的是月亮,课题又是船。两者间有什么联系呢?生思考,指名答。
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的?(两头尖尖的。)
(3)为什么说月儿是“弯弯的”,不说是“弯的”呢?(随文识字:弯。叠词“弯弯”比“弯”的程度大一些,表示“很弯很弯”。)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出示词语训练:弯弯的(
)。
(4)有感情地朗读。这么一只可爱的小船,你们喜欢吗?(用喜爱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这个“小小的船”指什么?(指“月牙”。月牙儿两头尖尖的很像船,所以把弯弯的月儿当做船了。)
(2)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学习第三句。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随文识字:坐、只、看、见、闪、星、蓝。
(2)“我”指的是谁?(看图理解)看图想象:秋夜,天空中的景象太美了,同学们想象自己坐到月亮上去玩了。天空像大海一样,月亮像小船在海中航行一样。可再次欣赏歌曲,展开想象。
(3)“我”坐在月亮上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怎么说的?(用“我看到……还看到……”来说。)
(4)为什么说“只”看见?(生自由答,师指导小结。)
4.游戏:你问我答。
师:现在,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
师: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船?
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生: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谁也能像老师这样问,请小朋友回答?同桌练习,前后练习。
[设计意图: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你问我答”这个小游戏,游戏教学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这里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学生的情绪高昂,争当小老师,争当小评委,在这里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帮助孩子们背诵课文。]
四、扩展
1.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2.月球探秘:出示月球相关知识和图片。
五、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并认真临写。
3.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板书设计】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