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有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成为鸟的天堂。
新课导入
“鸟的天堂”
你知道“鸟的天堂”吗?
2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重点)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01
熟读课文,认读字词。
02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景色有什么不同?
初读感知
齐读生字词
船桨
缝隙
一簇
木桩
应接不暇
照耀
树梢
涨潮
榕树
不可计数
xiá
jiǎng
cù
yào
shāo
shǔ
zhuāng
桨
榕
纠
耀
桩
会写字
书写时注意生字的占格哟!
书写提示
涨
塔
梢
暇
眉
抛
桨
“桨”字上部右边是“夕”,不要多写一点,下部“木”的横要长,竖出头短。
辨
字
识
记
船桨 划桨
豆浆 奖罚分明
书写指导
塔
“塔”字左窄右宽,右部的“人”字撇捺要伸展,“人”下的一横不要漏写。
辨
字
识
记
宝塔 聚沙成塔
搭车 嘀嗒
书写指导
暇
“暇”字整体要写得紧凑,“日”瘦长,最右边的部分不要写成了“殳”。
书写指导
辨
字
识
记
闲暇 应接不暇
假日 洁白无瑕
茂盛——( ) 不可计数——( )
写近义词
茂盛
(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靠近,接近。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多得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词语解释
逼近
缝隙
不可计数
不计其数
茂密
颤动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没有声音,很静。
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展示出来。
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词语解释
静寂
展示
应接不暇
山路两边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用“应接不暇”造句:
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时 间
景 象
第一次
第二次
傍晚
早晨
只看到了一株高大茂盛的榕树。
看到了“鸟的天堂”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
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
作者观察“鸟的天堂”的角度
的变化;
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呢?
品读感知,体会静态美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课文解读
讨论交流
课文第1~4自然段与描写榕树无关,作者描写此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灿烂的红霞
宽阔的河流
与朋友划船出游
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引出“鸟的天堂”。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概括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高大茂盛,生机勃勃
第7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榕树之大的呢?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不可计数”说明了榕树大而茂盛。
“卧”不仅写出榕树之大,也勾勒出榕树古老而安静的姿态。
第8自然段中,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榕树的茂盛的?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簇”“堆”“不留一点儿缝隙”展现了树叶之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照耀”“颤动”展现树叶之绿,从而体现榕树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及枝叶繁茂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9自然段吧。
朗读指导
节奏舒缓,语气带有赞美之情。读出自然和谐之美,读出生机勃勃之美。
课后
作业
1.“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真正的“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提前预习课文后半段内容。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早晨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动态描写。(重点)
2.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难点)
3.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自读第10~13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如何描写出“鸟的天堂”的欢腾热闹的场景的?
读议结合,体悟动态美
读懂写作顺序
1
用“ ”画出第10~13自然段中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
2
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的?
静寂
一声鸟叫
第二只 第三只
起 初
后 来
接 着
继 续
热闹
到处……到处……
细读感受动态之美
1
用“ ”画出第12~13自然段中表示鸟儿欢腾热闹的句子。
2
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出“鸟的天堂”的欢腾热闹的场景的。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两个“到处都是”写出了小鸟多且飞得快。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儿的种类多。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
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的不同姿态。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应接不暇”没有写清鸟的具体数量,却让人感受到鸟的数量之多。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这里用到了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将“鸟的天堂”的热闹欢腾的场面描写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
找出出现“鸟的天堂”的句子,
说一说句子中的“鸟的天堂”
指的是什么;
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理解。
动静对比,领悟写法
①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
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②“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③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④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在看到鸟儿自由幸福的生活后,感受到大榕树确实是鸟的乐园。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合作探究
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第一次看到的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没有看到鸟。第二次看到百鸟纷飞,听到众鸟欢唱,感受到“鸟的天堂”热闹非凡。结合榕树的生机勃勃和鸟儿的欢腾雀跃这两方面来说,鸟和榕树和谐共处。
结构图示
鸟
的
天
堂
第一次
(傍晚)
大榕树
第二次
(早晨)
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根:直垂地上
叶:充满生机
(静态美)
群鸟
多
到处鸟声
到处鸟影
欢:叫、飞、扑
(动态美)
课后
作业
小练笔
描写一处从静到动的有变化的场景。例如:学校、商场、海滩等,用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把内容写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