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2 20: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社会生活的变迁 清 末 · 民 初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2、电影出现
《定军山》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照相术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照相术的传入有何作用?
1、照相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1912年
2、改称呼
职务
先生、君
大人、老爷
民间普通称呼
三、服饰变化
1、男士:
2、女士:
西装、
旗袍
中山装
清末民初在进步,
社会生活面貌变,
照相电影均出现,
首部电影《定军山》,
追求平等新国民,
改变称呼剪发辫,
西服高领中山装,
时代潮流服饰显。
慈禧与西洋名媛
大光明照相馆
阮玲玉
周璇
胡蝶
《定军山》剧照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渔光曲》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命令也很严厉,但没以死相挟。然而,响应者却最众。仅在广东,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了辫子。而且剪不剪辫成了是否革命的标志。
想一想: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什么要颁布剪辫令?为什么被剪辫的人有的高兴,有的则痛哭流涕?
辛亥革命后革命军为行人剪辫子
近代男子发型
清代皇帝朝服之一
西




西




穿中山装的伟人们
传 统 旗 袍
20 年 代 的 初 步 改 良
30年代的进一步改良
四十年代旗袍盛行
建国后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