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4 15: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
7 开国大典
六语上
统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重点)
0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0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初读感知
齐读生字词
协商
宣告
汇集
擎着
迎风招展
xuān
qíng

zhān
预定
爆发
欢悦
肃静
排山倒海
瞻仰
旗帜
检阅
高潮
隆隆

温馨提示
书写时注意生字的占格哟!
会写字














“爆”字左部的“火”小而偏上,右部笔画较多,宜写紧凑。




爆发 爆炸
暴力 瀑布
书写指导

“宣”字的“宀”宽扁盖下,“曰”的中横左连右断,末横较长。




宣告 宣传
适宜 老少皆宜
书写指导

“隆”字左部的“阝”窄长,右部下面的横间距要均匀,整体字形左窄右宽。




兴隆 隆重
窟窿 降落
书写指导

“射”字要写得左右等宽,注意左部的“身”字末笔撇的上端不出头。




射箭 发射
躲避 感谢
书写指导
城防部队
守卫城市的军队。
形容旗帜等随风飘动的样子。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词语解释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用“排山倒海”造句
英勇的红军战士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向敌人。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立着。
宣布,告知。(多用于重大的事情,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
词语解释
宣告
选词填空:
恭敬地看。
瞻仰
擎着
向上托着,举着。
升旗仪式上,我们全体(耸立 肃立),高唱国歌。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请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1~4)写开国大典开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5~10)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11~13)写阅兵式的盛况。
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
(14)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
(15)写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第五部分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思考:这部分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开始,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2.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难点)
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文中的哪一个场景或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典礼开始前,群众队伍入场的热闹场面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从中我感受到人民群众心中的欢喜、激动。这种热情很感染人。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全场的人一齐欢呼的场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
除了刚才提到的场面,课文中的场面描写还有很多,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然后用铅笔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
(从文中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以及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爱戴与崇敬。)
课文解读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等准备反映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他们也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课文解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爱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无限热爱。
课文解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你有什么感受?
这里使用了反复的表达手法。从其反复的表达手法中能体会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课文解读
起初是会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描写了升旗时礼炮轰响、旗帜飘扬、掌声雷动的场面。“全场肃静”写出了庄严的气氛,“雷鸣般的掌声”表现了人们高涨的情绪。
课文解读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群众看到自己国家的武装力量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课文解读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合作探究
从众多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场面描写的方法呢?
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了场面,对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就是场面描写。
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②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们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结构图示
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
典礼盛况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盛大
隆重
威武
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
点面结合
课后
作业
场面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事物,还可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请你运用场面描写。写一写某一项活动的情景。
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