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生物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生物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02 21: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生物1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2.为研究CO2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400和700μmol·mol-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
B.当环境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时,长白落叶松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红松
D.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3.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
4.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
C.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
D.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最终总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
5.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二 非选择题:(共42分)
6.(9分)大麦种子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结构如图1所示,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请分析回答:
(1)研究人员用大麦种子做了如下实验:将形态大小相似的大麦种子分成4等份,分别作如下处理后培养。
实验 培养物 培养液 检测α-淀粉酶活性
1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无
2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有
3 去胚和糊粉层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无
4 完整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有
此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时,赤霉素的产生部位是 ,其作用的靶细胞位于大麦种子的 。α-淀粉酶发挥作用的部位在大麦种子的 ,通过测定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 含量的变化可检测α-淀粉酶活性。
(2)在研究赤霉素作用机理的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此结果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 来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并通过 (细胞器)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3)啤酒酿造流程如下图所示。在酿酒过程中常加入赤霉素以缩短大麦发芽的时间,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赤霉素处理应在 阶段,发酵的底物是 ,发酵的条件是 。
7.(8分)下图为某类突触的信号传递的示意图,这类突触中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是 ,其中的多巴胺是从 通过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2)当多巴胺与 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 。
(3)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由图可知,其进入突触间隙后会 ,使突触后神经元 ,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8.(25分)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 (4分)(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它们是 。
  (2)请说出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好材料的理由(至少2条):
① ;
② 。
Ⅱ、(6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右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 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 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 ,也有可能位于 。
(4)若想通过一次交配对上述(3)中的问题做出判断,可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试验,则应选择 雄果蝇与 雌果蝇交配。
Ⅲ、(15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由于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 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而得出结论。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 ;
②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 。
2012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生物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每小题6分,共30分) CCADB
6.(8分,每空1分)
(1)种子的胚 糊粉层 胚乳 淀粉分解产生的还原性糖(淀粉)
(2)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高尔基体
(3)糖化 葡萄糖 密闭无氧
7.(每空1分,共8分)
(1)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胞吐(外排)
(2)受体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通过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2分)
(3)阻碍多巴胺的回收 持续兴奋
8.(共26分)
I(4分)(1)5 X、Y、I、Ⅱ、Ⅲ、Ⅳ
(1)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②有很多明显地、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③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④生长周期短,容易饲养(任答两条给分)
Ⅱ(6分)(1)圆眼 (2)常 (3)X染色体的Ⅱ1片段(非同源部分) X和Y染色体的I片段(同源部分) (4)野生型 F1
Ⅲ(15分)
(1)hhRR、HHrr、Hhrr HHRR、HhRR、 HhRr(少答或错答不给分)
(2)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1分)
(3) 实验步骤:
①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③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为9:7 (1分)不同对的染色体上;(1分)
②不为9:7(1分) 同一对染色体上。(1分)
麦粒
糖化
粉碎后
过滤麦汁
高温煮沸
加啤酒花
澄清
冷却
加入啤酒
酵母发酵
过滤
瓶装
多巴胺

多巴胺转运载体
可卡因
受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