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8课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课导入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先行者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简介
人物档案
姓名:孙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故又称孙中山
自我评价:洪秀全第二
成就:提出“三民主义”;
创建同盟会、中国国民党。
成功秘诀:虽然偶尔被希望绊倒,但一直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跑。
另类成就:超级旅行家。为了革命,不辞辛苦,一生四次横渡太平洋、四次横渡印度洋、六次横渡大西洋、四次到美国、四次到英法、六次到越南、九次到新加坡、四次到马来西亚、两次到泰国、十五次到日本……总计行程达二十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
少年时代——出身于农民家庭,读过私塾
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学习医学
1879年——赴檀香山,就读于教会学校
太平天国(1851-1864)
中法战争(1883-1885)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期间与友人合影(1888年)
中法战败之年(1885年),始觉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
——《孙中山自述》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阅读材料,孙中山是如何看待“医人”“医国”关系的?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医国更加迫切
少年时代——出身于农民家庭,读过私塾
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学习医学
1879年——赴檀香山,就读于教会学校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太平天国(1851-1864)
中法战争(1883-1885)
(医人
→
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后来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后来主张建立共和国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
少年时代——出身于农民家庭,读过私塾
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学习医学
1879年——赴檀香山,就读于教会学校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太平天国(1851-1864)
中法战争(1883-1885)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遭拒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甲午战争(1894.7-1895.春)
(医人
→
医国)
(改革
→
革命)
瓜分狂潮(甲午战后)
3.成立兴中会
时间:
地点:
纲领:
宗旨:
意义:
檀香山
1894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4.领导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孙中山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孙中山照片(1883年)
孙中山照片(1896年)
断发改装
流亡海外
广州起义失败后
少年时代——出身于农民家庭,读过私塾
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学习医学
1879年——赴檀香山,就读于教会学校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太平天国(1851-1864)
中法战争(1883-1885)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遭拒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甲午战争(1894.7-1895.春)
1895年10月——筹划广州起义失败,被驱逐出境
1895年12月——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1896年10月——伦敦蒙难,借机宣扬中国革命
(医人
→
医国)
(改革
→
革命)
瓜分狂潮(甲午战后)
结合所学,从时代特征、个人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等视角,说说对孙中山从“医人”到“医国”人生道路选择的认识。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孙中山从小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后接受西式教育,回国后学医,试图医术救人。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他深感西方制度的优势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主张变法自强,最后走上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在《苏报》发表。两篇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
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罪名将章太炎等逮捕。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
章太炎(章炳麟)
“大将军”
邹容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革命思想的传播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
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
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
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
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
则有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
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邹容《革命军》
嗳呀!嗳呀!来了!来了!甚么来了?
洋人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
大家都不好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贵的、贱的、富的、贫的、做官的、读书的、做买卖的、做手艺的各项人等,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唉!这是我们大家的死日到了!
——《警世钟》
陈天华
《猛回头》
2.革命团体的建立
华兴会、光复会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3.中国同盟会成立
时间:
地点:
目的: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性质:
意义:
日本东京
1905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时间
主要事迹
1894年
1895年
1905年
1906年
创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创立同盟会
发表三民主义
课堂小结
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1.下列有关孙中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B.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C.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领导并成功发动了广州起义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享主义
D
D
随堂演练
B
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B
A
下课,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