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读准字音
泥泞(nìng) 猝然(cù) 愕然(è)
蓦地(mòdì) 刨地(páo) 扳机(bān)
哽咽(gěngyè) 疲惫(bèi) 朝阳(zhāo)
绚丽(xuàn) 急骤(zhòu) 牦牛(máo)
整体感知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炊断粮,战士饿死征途中;为救急,彭总举枪欲杀马。
因饥饿,担架战士命垂危;让炒面,团长赴死入水塘。
篝火会,战士高唱《马赛曲》;军粮至,红军沉浸欢腾中。
失战友,刘少奇含悲致哀思;救战士,彭德怀忍痛杀战马。
探究体味
四个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
探究体味
1、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
2、一副铮铮硬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
[ 墓志铭 ]
哀莫哀兮伤别离,她的放弃,成就了死神的执着。
杨云芬
性别:女
终年:52岁
身份:马尔康县卫生保健所医生,退休
遇难时间:2008年5月15日
遇难地点:汶川县映秀镇
杨云芬努力了。四天,她扛着断石,撑了四天。
同样努力的,还有救援者。营救、失败、再营救……颤巍巍的残墙和悬梁下,他们不肯放弃。
第四天的上午,又一次失败后,杨云芬突然含泪对外面的人说:“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
之后,她用玻璃片划破了双腕,吞下了金戒指……
探究体味
2、一副铮铮硬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孟祥斌
2007感动中国人物
七十载弹指一挥间,当年的长征历程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先辈们也都已成为了我们记忆长河里永恒的群星,但历史并未终结。今天,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仿佛仍会看到险峻的山、听到苍凉的水、摸到虚浮的云,触到漫天飘舞的雪、嗅到当年战场的硝烟,而任凭情感的奔马驰骋在思想的苍穹,我深深地感悟到: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将作为至高的民族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奋进。同学们,纵使勇攀书山万仞峰,奋击学洋千重浪,相信,在人生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彰显青春魅力,我们一定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教师寄语《长征》节选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1、重点: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2、难点: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借助电脑,播放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有关红军过草地的片段。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
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
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水塘赴死。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
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
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四、问题探究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学生讨论交流:
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的感受不同,允许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各言所感。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官兵的优秀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及革命理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品味语言
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视“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六、小结
1、中心意思: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2、写作特点: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检测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4分)
蓦地( ) 哽咽( ) 篝火( ) 分外( )
冤枉( ) 踉跄( ) 和着口琴声( ) 吓得一怔( )
2.“然”可以作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如“突然”“显然”“凛然”“欣欣然”“飘飘然”等。请你先根据字面揣摩一下下面几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查阅一下词典,看看自己揣摩得是否正确。(4分)
(1)猝然:________ (2)惨然:________
(3)愕然:________ (4)毅然:________
3.写一段话,创设一个情景,把下面几个词用上去(不超过100字)。(8分)翩翩起舞 万籁俱寂 情不由己 异口同声
4.辨字组词。(4分)
认真阅读前一段《泥泞的草地》这一部分,完成下面的练习。
5.这一部分开头有一特写镜头: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请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在“红军烈士”前加“头向着北”和“拼命挣扎前进”两个修辞语?(5分)
6.少奇同志为什么会冤枉警卫员?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吗?(6分)
7.彭德怀在“掏出手枪,对准战马”之前有一段时间“久久不语”,你能不能揣摩一下彭德怀此时的心理活动,用五六个句子把它表达出来。(6分)
8.警卫员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请你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什么?然后再互相评定一下,看谁的答案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最符合剧情的发展。(9分)
刘少奇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彭德怀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卫员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彭德怀:“知道了!少奇同志,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如今……”他说不下去了。
彭德怀同志为什么说不下去了?“如今”后面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什么话?(6分)
10.写文章要讲究前后照应。找一找,在前一段《泥泞的草地》这一部分里,有哪些情节是与后面三个部分中的内容互相照应的(至少找出两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