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进行曲》教案 
课题 《同伴进行曲》 课时 一课时 
年级 三年级上学期 教具 队鼓、课题卡、图形谱 
课型 欣赏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风格和特点,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大号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重难点,鼓励学生用手势表现乐曲的旋律变化,建立多维的评价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形式多样的音乐表现及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懂得珍惜朋友和伙伴之间珍贵的团结友爱之情。 
 
教 
 材 
 分 
 析 《同伴进行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_?°????__é?????_第五册中的第三课。它是一首用管乐器演奏的进行曲。作者泰克早年在军队中供职时创作了本曲,用以表示对旧时军乐队中同伴们给与他的关心和帮助的感激。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在4小节引子之后,由高音乐器奏出了刚健、有力的进行曲主题,主题旋律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多次大跳。音乐显得更为明朗、活泼;当主题反复一遍时,一个柔美如歌的对位旋律与节奏短促的主题旋律相伴进行,仿佛两个性格迥异的好友携手同行。在主题又做了一次变化重复后乐曲进入中部,中低音乐器奏出平静温和的旋律,音调上下回旋,好像是对昔日好友的深情怀念。随着第一部分的主题再现,乐曲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 
重点 指导学生听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并用动作表现。 
 难点 
 1、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风格和特点。 
2、能听辨出大号的音色,并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3、引导学生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具 
组织_??????_,初听第一乐段 
创设 
情境 
三、欣赏《同伴进行曲》的第一乐段。 
四、欣赏《同伴进行曲》的第二乐段。 
五、音乐游戏。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课堂拓展:模仿军乐队的指挥表演《同伴进行曲》。 
七、小结。 教师面带笑容,师用特殊的方式向学生问好。 
1、复听第一乐段:带学生律动 
提问:听到这首乐曲的心情是怎样的? 
用队鼓敲出主题 
音乐的节奏。 
2、反复练习节奏, 
及时鼓励。 
3、复听第一乐段前三乐句,提问:这段节奏出现了几次? 
4、随音乐敲击前三乐句的节奏,及时鼓励和指出不足。 
5、再听第一乐段,分析的旋律走向。 
6、引导学生用手变现音乐旋律变化。 
7、欣赏第一乐段第四乐句,引导学生发现变化。 
8、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力度最强的音乐。 
9、完整的播放第一乐段。 
1、初听歌曲的第二乐段,感受音乐的变化。 
2、播放视频:由大号演奏的音乐。 
3、出示大号图片,感知大号的外形特点。 
4、复听第二乐段。 
5、再听第二乐段,感受旋律变化。 
6、再听第二段音乐,画大号演奏部分的旋律线。 
7、完整欣赏第一、二乐段。 
8、再次欣赏第一、二乐段。 
1、出示课题,介绍曲作者和国籍。 
2、介绍进行曲的一个主要特点。 
3、播放四段音乐,听辨哪些是进行曲。 
播放英国皇家交响乐团演奏的视频。 
1、出示军乐队演奏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军乐队的核心人物。 
2、在欣赏中带动学生表演乐曲。 
课堂小结。 1、进教室并分成两大组就坐。 
2、初听音乐片段,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与教师亲切问好。 
1、学生随音乐的节拍互相打招呼。 
2、感受到快乐、高兴、幸福。 
1、感受节奏,伴随音乐随老师一起按节奏拍腿。 
2、自信、快乐的拍节奏。 
3、认真聆听,知道出现了三次。 
4、随音乐敲击前乐三句的节奏。 
5、感知是阶梯式向上行的。 
6、认真听并尝试用手势表现阶梯式上行的旋律。 
7、听辨出力度强,强音出现了两次。 
8、用向上拍手的动作表现力度最强的地方。 
9、起立,踏着步用动作完整的表现乐曲的第一乐段,同桌间互动,最强音的时候击掌。 
1、发现第二乐段有大号的声音。 
2、初步感受大号的音色特点。 
3、了解大号是铜管乐器中最大的低音乐器。 
4、边听音乐边模仿大号手演奏。 
5、初步感知是斜坡一样上下起伏的走向。 
6、听出是两个音乐同时进行。 
7、分两组相对而坐,分别表现两个音乐。 
8、尝试准确的用动作表现阶梯式上行的音乐和斜坡式起伏的音乐。 
1、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家泰克。 
2、初步感知进行曲是富有步伐的音乐。 
3、认真聆听,用动作来回答。(认为是进行曲的高高举起手,认为不是的胸前手交叉。) 
发现乐曲是三段体,第三段是主题音乐的再现,感受宏伟、壮观的场面。 
了解军乐队中最重要 
的人物是指挥。 
2、模仿指挥有节奏的进行表演。 _é?????_的直接引入及座位的改变,突破了常规模式,给学生新鲜感。 
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兴奋中心及时实现转移,同时在聆听和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_é?????_中,发挥学生的表现力,拉近师生的距离。 
指导学生正确、快乐的表现主题音乐的节奏。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创造了一种氛围来感染学生。 
_é?????_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多次不同形式的听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乐曲。 
理解所有乐器一起反复演奏两次,增强了乐曲的力度。 
带动情绪,激发学生的热情。 
将乐曲的节奏、旋律、力度、情绪用肢体语言表示,培养学生自信。 
通过创设一种情境,并用一种生动的视频来解决难点部分,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掌握_??????_内容,而且记忆尤新。 
鼓励学生互评,自主学习、共同发现、解决问题,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学会自控,用耳朵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把教师的教授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自信、乐学。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审美感受。 
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音乐课。 
 多媒体 
多媒体 
队鼓、图形谱 
队鼓 
表情卡 
板书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板书 
多媒体 
课题卡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大号演奏部分的旋律线) 低沉的、浑厚的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