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学会记事》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6 06:55: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3.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3.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1.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看来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写作指导
记事与记事的记叙文
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
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目的在于揭示事件的本质,并表现该事对人或社会的意义或反映作者对事件的某种态度、情感和看法的文章。
记事有哪些要点?
1、交代清楚“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叙事要注意顺序。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4)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
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
3、叙事须情感真挚
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因此,记事须写亲身经历,有切身体验的事。
(1)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不仅要保证人、事、景、物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存在过的,还要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2)要把所选的材料写真实。如果是写人,就要真实准确地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做到“写谁像谁”;如果是写事,就要有条有理地写出事件的始末,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如果是描写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形神兼备”。
示例: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明确:平淡的记叙中包含了作者深深悔恨和悲痛之情。
三、合作探究
文题一:
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划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提示:(1).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2).添加细节,比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3).融入情感,就要恰当地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可以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写作例文:
一件难忘的小事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小宇在路上你追我打,玩得不亦乐乎,但乐极生悲,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刚穿不久的新校服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肉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头,手撑在地上向前滑了半米远,也像“开了花”。从未吃过这种苦头的我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痛得忍不住像小刺猬一样缩成了一团。小宇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在他的帮助下,我一瘸一拐地挪回了家。一家人都围了上来,爷爷摸着我的手,奶奶抚着我的膝盖,眼里噙着泪水,嘴里一边直喊“乖乖”,一边叫爸爸、妈妈“赶快拿药”.
妈妈腰上还系着围裙,正在准备午饭,见我这个样子,顾不上解下围裙,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药。爸爸站在一边不停地询问小宇“是怎么一回事”,妈妈拿来药后,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为我搽上消毒药水,一边问我“怎么样”“是不是很疼”“要不要送医院”……
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发誓:为了自己,也为了亲人们,今后再也不在路上疯闹了。
文题二:
2.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注意题目中“真”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2.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
3.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让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那一次,我真后悔
听到爷爷去世的噩耗,我哭了整整一夜。①
全家人都以为我是太舍不得爷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后悔,是痛恨我自己!②与爷爷相聚的机会一次又一次被我轻易放弃了,而我却浑然不觉!
爷爷病情恶化,住进重症监护室。起初,我两三天去看一次爷爷。爷爷每次看见我,虽然不能说话,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③
之后,正好赶上期中考试,我连着一周没去看爷爷。
爸爸时时提醒我:“去看看爷爷吧,爷爷想你了。”而我每次都说:“今天事情太多,明天吧。”这一句“明天吧”我不知说了多少回。于是看爷爷的时间从星期日拖到星期一,又从星期一拖到星期二,后来才知道,我正在一点点失去和爷爷见面的机会。④也许是老天爷看到我这样太生气了,终于不再给我机会,星期四就把爷爷带走了。
从我刚上小学时起,爷爷就每天都接我回家,我都上到小学四年级了,他还是照旧。其实从学校到家里只需十分钟,而且不用过马路,我完全可以和同学一起结伴回家。可爷爷偏说现在汽车、自行车不长眼,非要“护送”我回家他才放心。如今,我本来可以“护送”爷爷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可爷爷却先走了。⑤
现在想想,如果我常去看爷爷,让爷爷开心快乐,也许爷爷就不会走得这么早。“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浅显的道理我今天才真正理解,我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醒悟。
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以后,我会把这个教训讲给我身边的朋友听。我要告诉他们: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机会,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后悔……⑥
点评:
1.叙事清楚。文章所写的事情不是集中在一天发生的,因此,作者以爷爷去世当晚自己懊悔的心情为主线,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连缀起来,叙事清楚。
2.感情真挚。作者讲述了由于自己一拖再拖,失去和爷爷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这一经历。文中还插叙了爷爷生前对自己的呵护,爷爷的细心与自己的粗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和痛悔之情。
文题三:
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晰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感情

写作例文: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

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

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偎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晚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带着匆匆的脚步,充斥着紧张的气息,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还有白色的粉笔灰。
“孩子……”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饱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③
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
读初中了,有了晚自修。为了节约时间,让我尽快回到家,爸爸担起了开车接送的任务,他推掉很多应酬,每晚准时在校门口等我。熟悉温暖的笑脸、热乎乎的点心,说一说今天的烦恼和趣事……那条通往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温馨与欢乐。
风里飘来槐花的清香,望着车窗外,黑色的天幕中闪动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星星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我们沿着家的方向飞驰。④
白米粥飘香的寒夜——
今年寒假的最后两天,妈妈旅游要回来了,说好晚上十点到的,不知怎么延迟了,爸爸关好我的房门,叮嘱我早点睡觉,他自己就在餐厅等着。
我在沉沉的梦里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推开房门,果然,门柜边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新春的夜里颇有些寒意,黑暗的夜里,家中餐厅里亮着一盏橘红的灯,灯下,有两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桌边是我的爸爸妈妈。⑤
看见我,他们很惊讶,责备我,责备他们自己,但语气里满是开心。爸爸又盛来一碗白米粥,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寒夜的灯下一人捧一碗白米粥吃起来,笑容像灯光一样温馨。这碗白米粥啊,特别的香甜、特别的温暖,一直暖到心窝里,因为,里面有爱的味道。
一路走来,日月轮回,春秋变换,我们一直沿着同一个圆点在走,无论风雨,不管苦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总评:
文章分别从“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爸爸妈妈与我”这样三个角度取材,三个生活场景鼎立而成一个相互关爱、理解,相互扶持、关心的“一家人”。结构上采取一线串珠的写法,以家人之间的爱为红线,用“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白米粥飘香的寒夜——”三个小句子提示内容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四、课堂小结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愿同学们善于发现,学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在作文的园地里勤于耕耘,播洒真情的种子,收获累累硕果。
五、布置写作
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都不尽相同。有人觉得幸福,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愉快,有人觉得烦恼;有人觉得平坦,有人觉得曲折……你的感觉是什么呢?请以“生活充满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1.选材:例如,快要考试了,心里很紧张,可把文题补充成“生活充满压力”;病魔的突然袭击,差点儿摧垮你的意志,但你最终坚强地挺住了,可拟题“生活充满考验”;在地震、海啸、泥石流、火灾等灾难降临时,有大量奉献爱心者,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让他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拟题“生活充满微笑”……
2.立意: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寂寞、烦恼、坎坷、痛苦、悲伤等,在文章结尾处也要让人看到生活的亮色,给人希望、给人鼓舞。
六、板书设计
学会记事
1
.交代清楚“六要素”。
2.叙事要注意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平叙)
3.叙事须情感真挚。
4.要注意锤炼语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
第二单元
新课导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看来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学习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写作指导
技法点拨
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
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目的在于揭示事件的本质,并表现该事对人或社会的意义或反映作者对事件的某种态度、情感和看法的文章。
记事与记事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
记事有哪些要点?
交代清楚“六要素”
叙事要注意顺序
叙事须情感真挚
写作指导
经过:
1.交代清楚“六要素”。
回顾经典
《散步》
地点:
人物:
起因:
结果:
时间:
初春
田野上
主人公“我”、母亲、妻子、儿子
“老了,才应该多走走”
产生分歧: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
分歧解决,一家人互敬互爱。
写作指导
1、交代清楚“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会记事
写作指导
2、叙事要注意顺序。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学会记事
写作指导
学会记事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写作指导
(4)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
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
写作指导
学会记事
3、叙事须情感真挚
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因此,记事须写亲身经历,有切身体验的事。
(1)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不仅要保证人、事、景、物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存在过的,还要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2)要把所选的材料写真实。如果是写人,就要真实准确地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做到“写谁像谁”;如果是写事,就要有条有理地写出事件的始末,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如果是描写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形神兼备”。
写作指导
示例: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明确:平淡的记叙中包含了作者深深悔恨和悲痛之情。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一:
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划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提示:(1).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2).添加细节,比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3).融入情感,就要恰当地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可以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合作探究
写作例文:
一件难忘的小事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小宇在路上你追我打,玩得不亦乐乎,但乐极生悲,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刚穿不久的新校服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肉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头,手撑在地上向前滑了半米远,也像“开了花”。从未吃过这种苦头的我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痛得忍不住像小刺猬一样缩成了一团。小宇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在他的帮助下,我一瘸一拐地挪回了家。
合作探究
一家人都围了上来,爷爷摸着我的手,奶奶抚着我的膝盖,眼里噙着泪水,嘴里一边直喊“乖乖”,一边叫爸爸、妈妈“赶快拿药”.
妈妈腰上还系着围裙,正在准备午饭,见我这个样子,顾不上解下围裙,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药。爸爸站在一边不停地询问小宇“是怎么一回事”,妈妈拿来药后,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为我搽上消毒药水,一边问我“怎么样”“是不是很疼”“要不要送医院”……
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发誓:为了自己,也为了亲人们,今后再也不在路上疯闹了。
合作探究
2.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注意题目中“真”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2.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
3.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让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写作实践二:
合作探究
那一次,我真
.
(半命题)
审题
写法
重点写清事情经过及对自己的影响
选材
社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进行一次旅行……
自然:看一次日出,嗅一次花香……
心理描写要充分、生动
那一次:写一件事
真:影响很大,印象深刻
交代清楚六要素
学校:一次考试失败,一次登台演出
家庭:一次生病受到妈妈照顾,一次犯错被爸爸训斥……
补题: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
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
那一次,我真后悔
听到爷爷去世的噩耗,我哭了整整一夜。①
全家人都以为我是太舍不得爷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后悔,是痛恨我自己!②与爷爷相聚的机会一次又一次被我轻易放弃了,而我却浑然不觉!
爷爷病情恶化,住进重症监护室。起初,我两三天去看一次爷爷。爷爷每次看见我,虽然不能说话,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③
之后,正好赶上期中考试,我连着一周没去看爷爷。
①开篇设置情境:以“哭了整整一夜”写出自己的悲痛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②点题:揭示自己哭了整整一夜的原因。
③细节描写:写出爷爷见到“我”的欣慰之情,也暗示爷爷病情严重。
写作例文:
④前后照应:上文“一次又一次被我轻易放弃”,同时为下文抒写自己后悔的心理埋下伏笔。
合作探究
爸爸时时提醒我:“去看看爷爷吧,爷爷想你了。”而我每次都说:“今天事情太多,明天吧。”这一句“明天吧”我不知说了多少回。于是看爷爷的时间从星期日拖到星期一,又从星期一拖到星期二,后来才知道,我正在一点点失去和爷爷见面的机会。④也许是老天爷看到我这样太生气了,终于不再给我机会,星期四就把爷爷带走了。
⑤前后对比:爷爷坚持“护送”
“我”上学,“我”却没能“护送”爷爷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前后对比,更突出“我”的后悔之情。
合作探究
从我刚上小学时起,爷爷就每天都接我回家,我都上到小学四年级了,他还是照旧。其实从学校到家里只需十分钟,而且不用过马路,我完全可以和同学一起结伴回家。可爷爷偏说现在汽车、自行车不长眼,非要“护送”我回家他才放心。如今,我本来可以“护送”爷爷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可爷爷却先走了。⑤
现在想想,如果我常去看爷爷,让爷爷开心快乐,也许爷爷就不会走得这么早。“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浅显的道理我今天才真正理解,我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醒悟。
⑥结尾点题:结尾抒情,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点明主旨。
合作探究
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以后,我会把这个教训讲给我身边的朋友听。我要告诉他们: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机会,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后悔……⑥
1.叙事清楚。文章所写的事情不是集中在一天发生的,因此,作者以爷爷去世当晚自己懊悔的心情为主线,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连缀起来,叙事清楚。
【点评】
2.感情真挚。作者讲述了由于自己一拖再拖,失去和爷爷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这一经历。文中还插叙了爷爷生前对自己的呵护,爷爷的细心与自己的粗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和痛悔之情。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三:
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晰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感情

合作探究
写作例文:
我们是一家人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

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

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偎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晚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
①开篇点题。
②独立成段,设置场景,富有意境。
合作探究
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带着匆匆的脚步,充斥着紧张的气息,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还有白色的粉笔灰。
“孩子……”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饱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
合作探究
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③
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
读初中了,有了晚自修。为了节约时间,让我尽快回到家,爸爸担起了开车接送的任务,他推掉很多应酬,每晚准时在校门口等我。熟悉温暖的笑脸、热乎乎的点心,说一说今天的烦恼和趣事……那条通
③写“我”等妈妈回家,叙事清楚。
合作探究
往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温馨与欢乐。
风里飘来槐花的清香,望着车窗外,黑色的天幕中闪动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星星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我们沿着家的方向飞驰。④
白米粥飘香的寒夜——
今年寒假的最后两天,妈妈旅游要回来了,说好晚上十点到的,不知怎么延迟了,爸爸关好我的房门,叮嘱我早点睡觉,他自己就在餐厅等着。
④写爸爸接“我”回家。叙事中穿插写景,情景交融。
合作探究
我在沉沉的梦里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推开房门,果然,门柜边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新春的夜里颇有些寒意,黑暗的夜里,家中餐厅里亮着一盏橘红的灯,灯下,有两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桌边是我的爸爸妈妈。⑤
看见我,他们很惊讶,责备我,责备他们自己,但语气里满是开心。爸爸又盛来一碗白米粥,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寒夜的灯下一人捧一碗白米粥吃起来,笑容像灯光一样温馨。这碗白米粥啊,特别的香甜、
⑤写“我”和爸爸等妈妈,体现一家人的牵挂。
合作探究
特别的温暖,一直暖到心窝里,因为,里面有爱的味道。
一路走来,日月轮回,春秋变换,我们一直沿着同一个圆点在走,无论风雨,不管苦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⑥
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总评:
文章分别从“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爸爸妈妈与我”这样三个角度取材,三个生活场景鼎立而成一个相互关爱、理解,相互扶持、关心的“一家人”。结构上采取一线串珠的写法,以家人之间的爱为红线,用“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白米粥飘香的寒夜——”三个小句子提示内容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课堂小结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愿同学们善于发现,学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在作文的园地里勤于耕耘,播洒真情的种子,收获累累硕果。
布置写作
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都不尽相同。有人觉得幸福,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愉快,有人觉得烦恼;有人觉得平坦,有人觉得曲折……你的感觉是什么呢?请以“生活充满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1.选材:例如,快要考试了,心里很紧张,可把文题补充成“生活充满压力”;病魔的突然袭击,差点儿摧垮你的意志,但你最终坚强地挺住了,可拟题“生活充满考验”;在地震、海啸、泥石流、火灾等灾难降临时,有大量奉献爱心者,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让他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拟题“生活充满微笑”……
2.立意: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寂寞、烦恼、坎坷、痛苦、悲伤等,在文章结尾处也要让人看到生活的亮色,给人希望、给人鼓舞。
精神的三间小屋
板书设计
学会记事
1
.交代清楚“六要素”。
2.叙事要注意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平叙)
3.叙事须情感真挚。
4.要注意锤炼语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