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画图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4.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画图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教学难点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本篇课文生字较多,要求会认读的有14个,要求会写的有10个。其中“极”和“傍”既要求会认读,也要求会写。
认读生字“滴”和“溪”,宜采用部首归类法认读。通过观察字形,明确部首中带有“氵”的字大多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由此,让学生找到课文中带“氵”的字,进行归类认读,例如“淹、没、海、洋”等,重点认读多音字“没”,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mò。同时拓展带雨字头的字,带雨字头的字也和水有关,例如“雪、雹、雾、霜”等。
认读生字“极”和“越”,宜借助比较的方式认读。“极小”与“极小极小”有什么共同点?并通过“小、极小、极小极小”的大小排列识记“极”字。“越升越高”与“越来越低”有什么共同点?并以“越……越……”说话来识记“越”字。
认读“晒、傍、坏、屋”时,宜用组词法认读。借助拼音认读,再组词,最后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识记字形。例如“晒”,日+西(会意),意思是一直照到太阳西下,组词“晾晒、晒干、晒太阳”等。
认读“毁、奔、猜”这类与动作有关的生字时,宜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在具体表达中识字。例如“奔”,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谁,在什么时候,奔向谁,做什么。
对汉字间架结构进行简单归纳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10个生字中,“极、傍、海、洋、作、坏、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应注意左窄右宽。“变、带”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关注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重心要稳。“片”是独体字,应写好关键笔画“竖撇”。
文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这些动宾短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发现短语构词的特点,再仿照说一说这样的短语来识记理解。
朗读指导
本课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亲切自然。第1、2自然段可以抱着让别人来猜一猜的态度来读。第3自然段要读得有变化。如,“我在池子里睡觉”,池子里的水是静静的,好像人睡着了一样,读的时候可以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和睡得香甜;“在小溪里散步”,散步是非常轻松、开心的,慢悠悠地溜达,读的时候可以稍稍放慢语速,以显舒缓和悠闲;“在江河里奔跑”,是大步流星急速地跑,读的时候可以加快语速,声音更大,以显快速和兴奋;“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读的时候可以减缓语速,读好停顿,字字清晰地读出“跳舞、唱歌、开大会”,以显欢快和热闹。
第4自然段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可以指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语速来突出好与坏。如,“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用舒缓的语速、温顺和气的语气读“温和”,用短促的语速、烦躁粗暴的语气读“暴躁”。又如,“我”讲自己做的好事,会特别高兴、自豪;讲自己做的坏事,会特别惭愧、自责。第5自然段读出疑问的语气与课题相照应,鼓励读者找到答案。
阅读理解
课文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拟人的方式,让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关注水的变化、水的不同形态以及水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兴趣。全文注音并配有两幅插图,语言富有趣味性,旨在让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学习积累与运用词句,并对水形成初步的认识。
文中的科学知识呈现清晰。重点讲了“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云”降温后变成“雨”或“冰雹”或“雪”从天而降。“雨”“冰雹”“雪”变回“水”汇入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水”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变换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
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文中多处运用长短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拟人化的词句增强了画面感,充满情趣。比如,“有时候……有时候……”“落”“打”“飘”体现了用词准确、严谨的特点。第4自然段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充分揭示事物的矛盾,突出水的性格的两面性,使学生对水的利与害的感受更加强烈。
积累运用
朗读课文,通过画图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写出类似的句子。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把有新鲜感的词语、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还可以拓展诵读其他写水的文章,丰富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
2.搜集水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汽、云、雨、冰雹和雪等)。
学生准备:彩色画笔、图画纸。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晒、极、傍、越、滴”5个生字;写好“变、极、片、傍”4个字;会写“天空、傍晚、人们、冬天、花朵”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画图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
3.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广阔的大自然里,有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能变化成许多形态,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呢?好,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寻找他变身的足迹,看看你能不能认出这位厉害的魔术师。
云 雨 雾 霜 雪 冰雹
预设:分别出示图片,指名说出是哪种自然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现象都是由谁变成的吗?( :水)
小结:常温常压下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水的图片)
(2)出示有关水的诗词。
同学们,关于水,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词大家对其品评赞赏,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吧!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2.全班交流:刚才我们看了这些图片,读了这些诗句,你对水又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
(1)水从高山落下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2)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
(3)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4)自然界中的溪流、江河,最终都将汇入大海。
3.过渡:是啊,同学们的感受都很独到,我们通过图文资料以及诗人笔下对水不同的感受,看到了水变化的神奇以及它孕育万物的伟大。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一单元的第2课《我是什么》,跟着这位魔术师一起变身吧!(师板书“2.我是什么”)
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同时在展示老师搜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渗透学生资料的搜集及运用意识,也体现了语文学科课内外知识的联系。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过渡:(板书“我是什么”后)同学们,想了解课文中的“我”是怎么变身的,我要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文的生字和生词的预习情况。
1.出示学习任务。
(1)听范读,边听边圈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组内展示朗读,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朗读展示,师生点评。
(2)汇报重点讨论的词语。(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晒干 极小 傍晚 红袍 越升越高 水滴 小溪 散步 奔跑 海洋 跳舞 唱歌 温和 暴躁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工作 坏事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灾害 猜想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
(1)认读“滴、溪”。
①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②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预设:“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③形近字比较:滴——摘
④偏旁是“氵”的字,大多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预设:“雹、雪、雾、露、霜”等。
⑤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组词吗?看谁组得最多。
“滴”和“溪”共同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氵:江河 海洋 灌溉 淹没
形近字:滴(水滴)(滴落)
摘(采摘)(摘下)
偏旁是“雨”的字,也和水有关。
雨:雹 雪 雾 露 霜
组词:雹子 风雪 薄雾 白露 冰霜
(2)学习多音字:冲(chōnɡ chònɡ);没(méi mò)。
读句子,找发现: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冲”读chōnɡ,是“快速向前闯”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chònɡ,是“对着、向”的意思。“没”读mò,是“隐在水中”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méi,是“没有,无”的意思。组词如下:
①冲 没
②读一读:
A.洪水冲(chònɡ)着水库流去,冲(chōnɡ)击着闸门。
B.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ò)收了,他仍像没(méi)事人一样。
(3)理解词语。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飘浮 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以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
暴躁 随风摇动或飞扬。
灾害 遇事急躁,容易发怒。
①“飘浮”是指随风摇动或飞扬。对比“漂浮”来理解,观察部首区分,“漂浮”是在水中漂浮,“飘浮”是在风(空)中飞舞。查词典来理解,“漂浮”是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比如,树叶在水中漂浮。“飘浮”是随风摇动或飞扬。比如雪花在空中飘浮。
②“傍晚”和“奔跑”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动作表现即可。“傍晚”是时间词。临近晚上的时候。“奔跑”指很快地跑;奔走。
③“暴躁”和“温和”是一对反义词,可以对比理解。“暴躁”是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温和”指(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理解词语的方法:
①观察部首、查词典理解“飘浮”。
②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傍晚”“奔跑”。
③通过找反义词来理解“暴躁”“温和”。
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在遵循构字规律和词语特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关联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方法上的归类指导。要充分体现在课堂上学语言,在生活中用语言的大语文教学观。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点拨:
(1)“变”的上面先写点、横,再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写竖、竖、左点、右点、横撇、捺,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横撇和捺脚要稳。
(2)“极”的右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捺。
(3)“片”先写撇,再写竖、横、横折,写好关键笔画竖撇。
(4)“傍”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左右同高。“方”第一个点在田字格中心,横在竖中线下侧。
设计意图 写字指导时要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同时发挥熟字、熟笔画在书写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2 再读课文,提取关键句感知内容
我会变。
1.提问:课文开篇以“我会变”引起下文,激发我们思考:“我”都变成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我”变成些什么。
2.小组交流:学生拿出纸和画笔,边画图边简单说出“我”的变化过程。交流后,每组选出代表到前面汇报。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我”的变化过程,同时相机理解“越升越高”“越来越低”的含义。解说:同学们,你们看!“我”在空中的高度越升越高,越升越高;可是体温却越来越低,越来越低。你们体会到了吗?“越……越……”表示程度不断地加深。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落、打、飘”
活动1 抓住关键句,体会用词的准确
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1.提问:小水滴怎么掉下来?小硬球怎么掉下来?小花朵怎么掉下来?
预设: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2.思考: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要说“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呢?调换这些动词行吗?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水滴、硬球、雪花轻重的不同,发现水的形态不同,掉落下来的样子也不相同,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预设:(1)不能调换这些动词,因为它们的轻重不同,掉落下来的速度和样子也就不同了。
(2)小雪花最轻,掉下来最慢,所以用“飘”;小硬球最重,掉下来又快又有力量,所以用“打”;而小水滴的重量介于它们两个中间,掉下来的速度不快也不慢,所以用“落”。
活动2 尝试填动词,试着说句子
1.出示句子:我会填。
我会填。
(1)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 )下来了。
(2)突然间下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儿( )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3)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 )下来。
2.这样的句子,你还会填吗?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 )千里,非常壮观。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动词表示从上而下的动作。
预设: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
突然间下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儿(打)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下来。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泻)千里,非常壮观。
3.你会用“落、打、飘”分别说句子吗?
预设: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大大的雨点儿打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
柳絮从空中飘下来。
活动3 指导复述课文第1、2自然段
1.借助图片,复述课文内容。
出示水汽、云彩、雨、冰雹和雪的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2.指导评价:刚才的复述把“我”变化的先后顺序过程说清楚了吗?用上这节课学过的词语了吗?
3.指导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同桌合作朗读。全班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动词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呈现文本中的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抓住语言规律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范式。
板块四 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复述第1、2自然段。
3.抄写你认为优美的词句段。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溪、奔”等9个生字;会写“海、洋”等6个生字;会写“平常、江河”等5个词语;理解“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在文中的意思,并能仿写类似的动宾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语句。
3.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拟人的写法),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4.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活动1 复习词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晒干 极小 傍晚 红袍 越升越高 水滴 小溪 散步 奔跑 海洋 跳舞 唱歌 温和 暴躁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工作 坏事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灾害 猜想
2.指名复述第1、2自然段。
活动2 导入新课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变化,尝试着用了边提问边读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是什么》,自由读一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看看还写了哪些内容?
板块二 找关键词,感受多变
活动1 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我”的不同状态
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又对水有了怎样的了解。
2.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注意提醒学生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3.各小组总结意见,选取代表,准备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注意提醒学生要尊重不同的见解。
预设:(1)水平常在池子里安安静静地睡觉。
(2)水在小溪里悠闲地散步。
(3)水在江河里和其他伙伴比赛跑步呢!
(4)水还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4.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朗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提问:“我”存在的地方有哪些?(池子、小溪、江河、海洋)(板书:我的家:池子 小溪 江河 海洋)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预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3)指导朗读。
朗读时要富有变化,“我在池子里睡觉”,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和睡得香甜;“在小溪里散步”,要放慢语速,以显舒缓和悠闲;“在江河里奔跑”,可以加快语速,以显快速和兴奋。前面要读得舒缓、轻松;后面则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4)现在我们借助图片来试着复述第3自然段。( 图片)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句话是连用四组结构相同的句式,描述了水的形态。你会仿照这样的句式也来说一说类似的句子吗?
(5)请你来仿写。
预设:①公园里的花可真美啊,红的似火,白的像雪,黄的若金。
②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乖巧的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威武的龙,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狠的狼……真是太神奇了。
③下课了,同学们飞奔到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拍球。
活动2 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我”做的好事和坏事
1.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理清“好事”和“坏事”。
(1)学生自主阅读,画一画“我”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教师提醒:用上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
(2)全班交流。
①结合学生的汇报, 相关的词语:
好事: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坏事: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②学生结合图片认读“淹没、冲毁”。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在洪水中还会有哪些景象出现?试着用上“淹没、冲毁”说一说。
预设:洪水来了,顷刻间淹没了村庄,冲毁了道路和桥梁。
③仿照课文句式练说:用上刚刚学到的四字词语,联系洪水来临时的情景,用上“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练习说话。
出示词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出示人类利用水资源和洪水来临时的图片。
学生练习说一说。
预设:有时候我性格很温和,会灌溉农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有时候我脾气又很暴躁,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2.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用上“淹没、冲毁”描述想到的画面,再练习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不知不觉中就加深了对“好事”和“坏事”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想对水说些什么呢?
3.学生交流。
预设:(1)希望水以后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2)水,你不用担心,我们人类会想尽办法帮助你,让你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文中识字,在拓展中应用,指向语言的建构,提升识字的教学价值,也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点拨:
(1)“海”中的“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再从上到下写点、横、点。
(2)“带”的上面先写横,中间的横钩要舒展,为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的空间,托住上,盖住下。
板块三 整体回顾,升华感情
活动1 首尾兼顾,概括总结内容
1.提问:读第5自然段,联系全文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我”是什么的。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预设:我是这样猜出“我”是水的:首先了解到“我”的变化过程:太阳一晒,变成
汽→升到天空,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了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雨→小水滴变成小硬球打下来,是冰雹→冬天,变成小雪花飘下来。再结合“我”平时生活的地点(池子、小溪、江河、海洋),以及“我”做过的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综合分析后就会知道“我”是水了。
2.提问:你知道水还会变成什么吗?
雾 霜 露 冰
设计意图 巧妙的问题引领,一步步深入理解,抓住关键词句,训练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
活动2 朗读和复述课文,再次感受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1.播放配乐,让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2.让我们一起来看着板书回顾课文,试着复述全文。
设计意图 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学生于配乐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于复述课文中掌握总分的脉络结构。
板块四 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活动1 积累抄写相关语句
1.抄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
2.在积累本上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活动2 拓展阅读,学会发现
1.水是孕育万物的生命源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水。(出示写水的诗词,生诵读)
(1)与水有关的古诗词。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③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水》美文。
水妈妈的孩子
一天,风伯伯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人去找一个水妈妈的孩子来,可不能找泉水、溪水,也不能找江水、河水、湖水和海水。”
娃娃们点点头,一起出了门。
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三娃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
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
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
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
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
风伯伯看了,高兴地说:“你们都找对了,真是聪明的孩子。”
思考:①读一读,说说:水妈妈的孩子都有谁?
②对照课文,看看短文和课文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读着这些诗词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水在不同人的眼中展现着千变万化的姿态,或奔放,或轻柔,或美艳,或豪情,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我们不断去了解它,探究它,征服它。让我们共同珍惜水这个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愿它永远润泽万物,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 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让学生留心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