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寒号鸟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2.理清故事发展顺序,初步把握故事结构,感知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抓紧机会赶快做,不能拖延懒惰、得过且过的道理。
2.能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会认字,“缝、朗、将、狂”都是后鼻音,“衔、劝、趁”都是前鼻音,“趁”是翘舌音,“号、当”是多音字。可以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识字。如“堵、缝、朗、衔、枯”出现在第一幅插图中,通过插图中的实物“一堵石崖、一道缝”理解“堵”和“缝”的字义。通过“天气晴朗,喜鹊衔着枯草”这一画面理解“朗”“衔”和“枯”的字义。也可通过组词进行识记,如“将”可组词“将来、将军、将要”,“夜”可组词“夜晚、夜色”。
会写字,“阵、朗、枯、却、将、纷”是左右结构,应让学生了解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技巧:左右等宽向中靠,如“朗”;左右不等窄让宽,如“阵、枯、将、纷”是左窄右宽,左边让右边,结构才匀称美观。另外,左右等长要错位,如“却”要写得左高右低。“朗”书写上重点指导第五笔竖提和第六笔点的写法,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笔画穿插迎让。“阵”右边是个“车”字,不要与“陈”混淆,“面”在书写下面的框时要注意写得扁一些,上宽而下窄;“夜”下面右边部分的横撇和捺要舒展,且收笔在一条水平线上。
朗读指导
通过学生尝试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长句子朗读指导,读出长句子停顿,长句子要读正确、流利。在识字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转行翻页时不出现错误。在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等表示时间的句子进行梳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表达的顺序。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喜鹊与寒号鸟的语言,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例如喜鹊说的话,“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说的话,“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两个角色的语言一唱一和,妙趣横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说的这句话,反复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先让同桌练读,当两个小朋友表演时,分配任务给其他同学,让他们当小导演,给予评价,分角色朗读就是让孩子们融入其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随着人物的遭遇变化,或喜或悲,产生共鸣,这样的体验性朗读在教学中效果会非常显著。
阅读理解
在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识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标好课文段落,并找出喜鹊与寒号鸟的几次对话,每次对话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然后在分角色朗读中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依据寓言故事的体裁特点,教学时要充分感受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在理解语言、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寓意。可以着重从体会想法、感受寓意方面引导。注意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一次对话,结合关键词语“天气晴朗”“一早”,说明喜鹊很勤奋,而寒号鸟恰恰相反,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冬天来了,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尽管这样,它还是不及时改正。在第二次喜鹊劝告它的时候,仍然不听喜鹊的忠告,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寒号鸟得过且过,非常懒惰。
积累运用
仿照课文中“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两个短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将话说得更具体、更生动。通过供词说话、创境表达、改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活动,融认识提升与言语表达于一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
2.关于寒号鸟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图片。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寒号鸟”的资料,了解其外貌特征和一些生活习性,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笔记记录。
2.画出寒号鸟和喜鹊的每一次对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堵、缝、鹊、朗”等15个生字;读准“号、当”两个多音字;会写“阵、枯、将、纷”4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得过且过”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指导朗读两组对话,引导学生习得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3.积累短语并练习说话,初步体会同一意思的多种表达方式。
4.通过对比感受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活动1 交流有关寒号鸟的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预设:出示寒号鸟的图片,用自己的理解介绍寒号鸟的体态特征,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对主人公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自由谈一谈寒号鸟名字的由来。
活动2 交流感受,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民间故事《寒号鸟》,这个故事古代就有记载,到了现代,这篇课文被多次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如果你回去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肯定也听过这个故事。后来这个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童话音乐剧,大受小朋友们的欢迎,被誉为——穿着巧克力外套的营养药。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魅力在哪儿啊?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探索这个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2.揭题导入,学习“号”字。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场景歌》吗?其中有一个词:铜号。谁来读一读?
(2)同学们响亮的声音把我们的动物朋友都引来了。
3.出示图片:寒号鸟。
(1)认识它吗?(是的,这个小动物的名字就叫寒号鸟)谁来说说它的名字?
寒号鸟不是鸟,实际上学名叫复齿鼯(wú)鼠,一种哺乳类啮齿动物。体形像松鼠。前后肢间生有宽大多毛的飞膜,耳基部有一束黑色毛。寒号鸟白天呆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动,可由高处向低处滑翔。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号叫,而俗称“寒号鸟”。
(2)发现了吗?它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号”字,但在这里,这个字读二声háo,它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表示“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等时,就读hào,比如我们刚刚读的“铜号”;当它表示“大声呼喊”“大声哭”时,就读háo,例如“号叫、哀号”。
(3)出示多音字“号”,一起来读一读。
读准多音字“号”的读音,课文里的“哀号”,也读第二声,是“悲哀地号哭”的意思。
活动3 认读生字,积累词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读生字。
提示:重点落实“阵、趁、纷”等几个前鼻音字的认读,交流识记“衔”“哀”的方法。
2.认读多音字。
(1)谁能读准这些由多音字组成的词语?(当作、暖和)
(2)“当”读第四声时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恰当、当真、当铺、上当)
(3)“和”字,你还知道它有哪些读音?
提示:“和”字以读准“暖和”一词的读音为要,不必将其他读音做过多讲解。
3.口字旁的生字新词。
(1)读好“哆嗦、哆啰啰、啰唆”3个带“口字旁”的词语。
(2)借助动作表演,理解“哆”,结合“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体会寒号鸟说话时因寒冷而带来的颤抖,然后借助表演进行朗读。
(3)“啰唆”一词的理解,可以结合课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4.数量词归类。
(1)出示文中数量词,学生自主认读,提醒读准“一”的声调变化。
一堵石崖 一道缝(fènɡ) 一条河 一棵大杨树
(2)通过自由读、齐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熟练积累,规范语言。
(3)唱唱儿歌:大山脚下(一堵崖),高高崖上(一道缝),石崖下面(一条河),
清清河边(一棵树),树上落着(一只鸟),口中衔着(一条虫)。
提示:打着拍子读,读出节奏来,如:大山/脚下/一堵崖,高高/崖上/一道缝。
5.照样子,说一说。
(1)读好短语“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提示:冰窖,贮藏冰的地窖。地窖对孩子来说,是陌生事物,可以借助图片认识事物。
(2)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
(3)你能换个说法吗?如:冻得(嘴唇发白、手脚冰凉、直打寒战、瑟瑟发抖……),冷得(全身发抖、蜷作一团、直流鼻涕、直跺脚……)。
(4)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结构的短语吗?
提示: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部分短语,引导学生积累,如:急得(直跺脚)、吓得(面如土色)、馋得(直流口水)、辣得(直冒汗)、疼得(满地滚)……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听一听,并想一想:课文中寒号鸟与喜鹊进行了几次对话?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一句一句地读,长句子注意句子的逻辑停顿。
(3)用“____”画出文中的寒号鸟与喜鹊的对话,寒号鸟的最后结局用“☆”标记。
3.学生分自然段开火车读,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有节奏,相互纠正读音。
活动2 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流利
1.教师示范读或配乐声频。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生生合作互读课文。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4.体会风的变化,把握季节变换。
(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标出描写季节变化的词句。(学生自主圈画,交流。)
(2)引导出示句子,体会风的变化,感悟不同季节的风具有的特点。
师:几阵秋风——生: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师:冬天说到就到——生:寒风呼呼地刮着。
师: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生: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根据天气变化,引读全文。
三个表示天气变化的句子,串起了整个故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往下读。
要点:师生配合读,第1自然段教师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指名读。
板块三 趣味课文,形式活泼
预设:儿歌巩固,复习字词。
同学们读得好、讲得好,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首儿歌。
1.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天气晴朗心情好,喜鹊一早衔枯草。秋风阵阵冬快到,寒号鸟却睡大觉。
大雪纷飞寒冷夜,崖缝里面传哀号。勤劳懒惰见分晓,将来下场可见到。
2.默读课文,请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画出喜鹊、寒号鸟的语言。
喜鹊: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寒号鸟: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寒号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喜鹊: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号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提示:通过自读体悟、教师示范、师生独读、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明快的节奏“三三四四”或“三三五五”,品味语言合辙押韵的韵律感。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课文作标记,让学生初步熟悉喜鹊与寒号鸟的几次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喜鹊与寒号鸟的性格特点。
3.分角色朗读,体会角色特点。
(1)如果你是小喜鹊,你会怎么说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出示第一次对话)
喜鹊: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寒号鸟: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提示:喜鹊热心提醒,语气诚恳。
(2)可是寒号鸟是怎么想的?谁来读好寒号鸟的话?
提示:寒号鸟不以为然,很不耐烦。
(3)教师读第5自然段的第1、2句,学生读第3句,教师追问:这时的寒号鸟“冻得”怎么样?读好这个短语,寒号鸟还可能“冻得”怎么样?你冷的时候会怎么样?
提示:冻得直打哆嗦、冻得直打喷嚏、冻得身体缩成一团、冻得直流鼻涕、冻得伸不出手、冻得使劲儿跺脚。
(4)寒号鸟冻成这样,难怪它不停地叫。读第5自然段寒号鸟的语言。
(5)一边想象喜鹊和寒号鸟心里的想法,一边读它们的话,这样就能将它们的话读得生动而精彩。自己试试看!(自由朗读第6~8自然段)
(6)读好第二次对话,通过寒号鸟的行为和语言理解“得过且过”。
提示:喜鹊的第二次劝告道出了懒惰的后果。寒号鸟不听劝告,可见其懒惰,目光短浅。
4.分角色朗读,生动演绎故事。
前后座位的同学合作,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角色心理,加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板块四 创境表达,感悟寓意
1.创境表达。
同学们,懒惰的寒号鸟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临终前,它会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说些什么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可以用上以下成语。
提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有备无患 防患于未然
指名说,教师随机补充诵读《明日歌》。
提示: 《明日歌》。
2.创编故事。
寒号鸟就这样被冻死了,大家一定很伤心。如果寒号鸟听从了喜鹊的劝告,这个故事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重新编一个寒号鸟不会被冻死的故事吧!同学们可以按照本文的结构:天气的变化,喜鹊怎么做,寒号鸟不听劝,喜鹊又怎么劝,寒号鸟终于听劝,结果呢?
提示:自由练说,同桌互讲,指名讲述。
板块五 整体回顾,书写汉字
1.书写4个字“阵、枯、将、纷”。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找出共同特点:都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3.教师范写“阵”,提示关键笔画。
阵:右部“车”第二笔的折点在田字格中心的左侧,横段在横中线上。
4.学生练习书写“阵”。自我评价,再次练写。
5.迁移练写“枯、将、纷”。先观察,再练习书写。
(1)枯:左部“木”横在横中线上方,捺改点;右部“古”首笔横在田字格中心起笔。
(2)将:右边两部分要写得紧凑,“寸”的横在横中线下侧,较长,点在竖中线上。
(3)纷:右上“八”撇要收,捺要展,“分”的两个撇都穿插到左边。
6.同桌之间评价练习。
设计意图 指导写字时将结构相同的字放在一组,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寻找共同特点,总结左窄右宽的字的一般规律,举一反三,迁移练习。
板块六 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揭示的道理。
2.抄写生字,把本课学习的4个字抄写工整。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面、朗、却、夜”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喜鹊为什么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读音,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吧。
2.安排游戏活动,复习词语。
(1)“青蛙跳伞”游戏。借助 词语,通过动画里的小青蛙跳伞上的文字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2)“头脑风暴”游戏。出示本课中的几个生字,让学生将它们连成一句话,
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我们走近了寒号鸟和喜鹊,了解了它们的住所,找到了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的一部分原因——喜鹊勤劳,寒号鸟懒惰。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看看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设计意图 回顾全文,聚焦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预热。
板块二 感悟课文,理解寓意
活动1 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
1.创设问题:热心的喜鹊是怎样劝告寒号鸟的?寒号鸟听了劝告后又是怎么说的?请你画出它们的对话。
2. 两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喜鹊,一人读寒号鸟,一人读旁白。朗读提示:
(1)根据提示语读好对话,把握两种动物的不同表现。如,寒号鸟“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的悠闲懒散,“伸伸懒腰”中“伸”的重叠运用,表示语气的加强。喜鹊由“说”到“来到崖缝前劝”的真诚关心等。在“说、劝”前面加上提示语,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2)两次劝告语气上的对比。如,喜鹊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两种动物的不同语气和态度。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凸显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
动物
第一次
第二次
表现
喜鹊
赶快做窝
说
将来难过
崖缝前劝
勤劳
寒号鸟
不要吵
躺
别啰唆
伸伸懒腰
懒惰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抓住对话,感悟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性格,将分角色朗读和文本理解相结合,利用表格整理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悟。
4.引导学生学习“得过且过”。
教师对照表格引导:我们看到了面对喜鹊的一再劝告,寒号鸟始终满不在乎,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啰唆”,虽然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但太阳一出来,就又开始满足于当前的日子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
5.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两种表达,积累练习。
引导思考:这样得过且过的日子终有一天会过去,寒冷的冬天到来了。寒号鸟的处境是怎样的呢?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
◇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引导发现:“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是人的感受。“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冰窖。“得”的后面多形容状态或程度。
6.出示课后题:设定情境进行运用。
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直冒汗
急得直(跺脚)
辣得直(流泪)
吓得直(发抖)
馋得直(流口水)
疼得直(打滚)
冷得像冰窖
热得像蒸笼
快得像(流星)
慢得像(蜗牛)
笑得像(朵花儿)
疼得像(刀绞)
吓得像(筛糠)
活动2 聚焦结局,体会寓意
1.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教师引导想象读。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寒号鸟这样哀号——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寒号鸟忍不住哀号——
此刻,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哆嗦着哀号——
寒号鸟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哀号——
教师追问:面对寒号鸟冰天雪地里最后哀号的样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2.回顾整篇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预设:喜鹊勤劳搭窝,寒号鸟懒惰还不听劝告,最后只能冻死了。
3.拓展思考课后选做题。
预设:
(1)有的同学平时不注重锻炼身体,不运动,体育测试不合格。
(2)有的同学不能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间,结果非常混乱,常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
总结提升: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暂时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让我们努力地做一个勤劳的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自己或身边的生活经验进行分享和反思,理解寓意的同时反观自己的生活,从而明白小故事引发人们思考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改变。
板块三 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过渡:同学们,类似寒号鸟的故事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再积累一个新的故事?
2.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蚂蚁和蝈蝈》。
3.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蝈蝈和咱们课文里的寒号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4.总结: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的一生和蝈蝈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生活中有时我们都想偷点懒,以为每天偷点懒不会有什么大事,殊不知每天差一点,最后我们就会差得很远。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做一只勤劳的喜鹊吧,那样我们也会跟它一样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千万不要学那只好逸恶劳的寒号鸟,那样只能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5.我是小百科。
蚂蚁和蝈蝈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运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说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藏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设计意图 通过《蚂蚁和蝈蝈》的拓展阅读,既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再次学习课文教会我们的道理。
板块四 指导书写,反馈评价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面、朗、却、夜”。
2.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下笔。教师示范书写“面”。
面: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短撇从竖中线起笔,第四笔横折中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方,比第一笔横宽。
3.教师示范书写“朗”。
朗:左右等宽,注意左部不是“良”,第六笔是点。“月”的撇穿插到左边。
4.教师示范书写“却”。
却:左高右低,左宽右窄,右部“卩”的一竖略长。
5.引导学生观察“夜”。学生描红,师生评价,再练写。
6.抄写课时目标的词语,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 采用“扶放结合”的方式,对易写错的字、结构掌握困难的字加以提示。让学生养成自主总结规律的意识、自我评价改进的习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