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4 21: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测量平均速度
一、单选题(共8题)
1、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 在5s内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2、一辆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6m/s的速度经6s到达另一侧的坡底,该车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
A. 13m/s B. 12m/s C. 12.3m/s D. 11.6m/s
3、某同学上学时,1m/s 的速度走完前二分之一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2m/s 的速度走完后二分之一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 1m/s B. 1.5m/s C. 2m/s D. 1.33m/s
4、一物体通过前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米╱秒,通过后半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米╱秒,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5米/秒 B. 1.2米/秒 C. 2.4米/秒 D. 5米/秒
5、如图,两个小球1和2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在同一圆周轨道(虚线所示)上运动,除碰撞外,它们的速度保持不变。某时刻,两球刚好运动到图示位置,a、b是直径的两端,此时球1的速度是球2的两倍。此后,这两个小球(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速度互换)( )
A. 总是在a点相碰
B. 总是在b点相碰
C. 时而在a点相碰,时而在b点相碰
D. 可以在圆周轨道上的任意位置相碰
6、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前半程以3m/s的速度前进,后半程以5m/s的速度前进,则小明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3m/s B. 8m/s C. 4m/s D. 3.75m/s
7、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子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 5m/s B. 10m/s C. 20m/s D. 40m/s
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二、多选题(共2题)
9、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 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 从第3s开始,vA>vB , 第5s时A、B相遇
D. 5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10、(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
三、填空题(共3题)
11、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了24 m的路程,前12 m路程用了4 s的时间,后12 m路程用了6 s的时间,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2、如图甲所示是物体运动的s-t图象,其中物体A做        直线运动,物体A的速度        物体B的速度;如图乙所示表示该物体        ;图丙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物体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做变速运动,物体E做        (选填“减速”或“加速”)运动。
13、一只蚂蚁在离洞口3m处找到一块食物,于是这只蚂蚁以0.5cm/s的速度奋力向洞口搬运,2min后众蚂蚁一起搬运用时400s搬至洞口,设搬运路线是直线,则众蚂蚁搬运的速度为     cm/s。
四、计算题(共2题)
1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 m的桥梁,火车长600 m。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
15、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
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试卷答案
1.【答案】A
【解析】A. 由图知,AB从不同点开始运动,且第5s时,A赶上B,A在2s时间内运动了10m,速度为:;B从5m处开始运动,且在5s时间内运动了5m,速度为:,所以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故A正确;
B. A物体从0m处开始运动,B物体从5m处开始运动,所以两物体不是同一位置开始运动,故B错误;
C. 在5s内,A运动了10m,B运动了5m,所以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
D. 5s内A的平均速度为:;
B的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到达坡顶,根据得上坡的路程为:

同理得下坡的路程为:

上下坡的总路程为:
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
3.【答案】D
【解析】设总路程为2s。
根据得前二分之一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得后二分之一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根据得全程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
4.【答案】C
【解析】设整个路程为2s,前半程平均速度v1=2m/s,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3m/s,时间为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的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式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平均速度是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求平均速度应先求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
5.【答案】A
【解析】某时刻,两球刚好运动到图示位置,a、b是直径的两端,此时球1的速度是球2的两倍,设圆周的周长为L,根据速度公式知:
当两者都再次运行到a点时,球1经过的距离为L,球2经过的距离为,又因为球1的速度是球2的两倍,所以用时正好相等,即,两球在a点相撞。
碰撞后,当速度快的球经过两周时,速度慢的球经过1周,所以下次两球相撞仍然在a点。
故A正确,选A。
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清楚两球始终在一个圆周上运动,又因为球1的速度是球2的两倍,所以两球碰撞总在同一位置,即在a点相撞。
6.【答案】D
【解析】设全程的距离为2s,则前半程所用时间为:;
后半程所用时间为:;
则小明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
7.【答案】B
【解析】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前2s内的速度与4s内的速度相相等;已知路程s,运动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自行车的速度v= = =10m/s.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匀速运动的速度,掌握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速度公式; ,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平均速度,选项AB错误;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 ,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
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9.【答案】BCD
【解析】A.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物体A比B迟3s开始运动,故A错误;
B. 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故正确;
C.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故正确;
D. 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因为va=2m/s,vb=1m/s,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此题为路程与时间图象分析题,这样的题注意时间段的分析,同时注意拐点及交点处的含义。计算某一物体平均速度时,要注意问的是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内。求取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
10.【答案】BC
【解析】A选项,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路程为,故A错误;
B选项,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故B正确;
C选项,在0~4s内,物体的路程为,平均速率为:
,故C正确;
D选项,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因此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1). 3;;;;(2). 2;;;;(3). 2.4
【解析】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重点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
12.【答案】;;;;(1). 匀速;;;;(2). 大于;;;;(3). 静止;;;;(4). D;;;;(5). 增大;;;;(6). 减速
【解析】如图甲所示是物体运动的s-t图象,其中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所以A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甲图知,在相同时间内,A通过的距离大于B通过的距离,所以物体A的速度大于物体B的速度;
如图乙,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通过的距离不变,所示表示该物体静止;
图丙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物体D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C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做变速运动;
物体E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做减速运动。
13.【答案】0.6
【解析】根据 的变形公式算出一只蚂蚁搬运的距离;用总路程3m减去一只蚂蚁运动的距离得出众蚂蚁一起搬运用的距离,再根据算出众蚂蚁搬运的速度。根据知一只蚂蚁搬运的距离:;众蚂蚁一起搬运用的距离:;众蚂蚁搬运的速度:。
故答案为:0.6。
14.【答案】(1) 100 km/h(2) 30 s
【解析】(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 km,行驶时间:;
所以平均速度为:

(2)火车通过桥时的速度为:;
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距离为:;
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为:

重点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注意第二问中,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应该是车尾进入开始,车头驶出结束,所以通过的路程为桥长减去车长。
15.【答案】解:福州到莆田的路程为:
s=105km,
列车运行时间:
t=7:54﹣7:12=42min=0.7h,
列车的平均速度:
v= = =150km/h.
答: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150km/h.
【解析】从时刻表中读出从福州到莆田的路程与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v= 可计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