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20分
,
)
1.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
?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经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3.
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它切割成猪肉,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
?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4.
下列不属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的是(
)
A.都种植水稻
B.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C.都饲养猪、狗
D.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5.
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被尊称为(
)
A.治水英雄
B.人文始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6.
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传说中与黄帝有关的是(
)
①发明舟车
②建造宫室
③养蚕缫丝
④发明文字
⑤制作音律
⑥首创骨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7.
“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8.
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
)
A.洞顶上
B.山洞里
C.半地穴式房屋里
D.干栏式房屋里?
9.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10.
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的原始人类,正确的是(?
?
?
?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元谋人
④半坡人
⑤河姆渡人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①⑤④
11.
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
?
)
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
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
12.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分布在大河流城,因为(?
?
?
?
)
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3.
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
?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14.
半坡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之处体现在(?
?
?
?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开始饲养家畜
③能够建造房屋
④熟练掌握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社会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B.山顶洞人过着定居的生活
C.半坡人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D.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处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6.
产生于原始农耕时代的“耒耜”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耒耜”是(
)
A.播种工具
B.翻土工具
C.收割工具
D.运输工具
17.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给祖先扫墓的日子。每到这一天,海内外的许多华人来到陕西黄帝陵谒陵祭拜,这是因为(????????)
A.黄帝教会人们建筑房屋,制作衣裳和舟车等
B.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形成为华夏族
D.黄帝和炎帝有很多发明创造
18.
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B.发明纺织,制作乐器琴瑟
C.建造宫室,创造文字,制作音律
D.制作陶器,教人们交换物品
19.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盘古
B.女娲
C.蚩尤
D.炎帝和黄帝
20.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着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请问,这种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二、
简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0分
,
)
?
21.(7分)
观察如图图片,回答问题。
(1)居住在图一所示类型房屋的是哪一原始居民?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生活的时间距今(2020)多少年?
(2)居住在图二所示类型的房屋中的是哪一原始居民?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生活的时间距今多少年?
(3)导致图一、图二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2.(8分)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阅读该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诗中的“农耕既普及”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原始居民主要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时,认为其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23.(8分)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
(2)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3)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
?
24.(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梁启超关于华夏族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存在于哪一时期?
(4)上述材料中的“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CCBAB
ADCBB
CDDDB
BCCDC
二、
简答题
21.
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约6000多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约7000多年。
气候因素。
22.
半坡人的生活。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人开始定居生活;粟。
没有发现文字。
23.
(1)北京人,山顶洞人。
(2)半坡遗址。粟。
(3)黄帝。
24.
正确。
炎帝和黄帝战蚩尤;尧舜禹的“禅让”。
原始社会时期。
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