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历史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跨学科实践,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感知家乡历史,增强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中山路探访——第一小组
一条老路连接汕头记忆
指导老师:林梓洁
小组成员:
汤洁芸 刘梓烨
李锐嘉 詹竣淇
采集方式:走访中山路
关于中山路
中山西路
中山中路 中山东路
壹
民居变化
商标变化
民居变化
因孙中山命名的中山公园与中山路
民国汕头市地图(局部)
中山公园
上世纪初,中山西路已出现
*
中山西路
中山东路
中山中路
小公园亭
百货大楼
(又称南生贸易公司)
时间:近代
罗马爱奥尼柱
中山西路沿街圆柱
中山路“中骨西皮”表现1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平面图
小公园平面图
西式雕花
+
中式狮首
关键词:改革开放
大板块的鲜艳色彩
时间:
20世纪80年代
中山西路
中山东路
中山中路
好神奇~
同样是中山中路,西段和东段也有不同的民居景观!
←中山中路西段
↓中山中路东段
关键词:中西结合
时间:21世纪
中山西路
中山东路
中山中路
↑也注重修建体现人与自然共处的中式园林。
↓既注重民居的高效利用和高级感、设计感
民居变化
中山西路招牌1
字体:
繁体字居多
时间:近代
有趣的发现:中山西路上,一些新的店面用的也是沿用繁体字!
中山西路商店招牌字体调查表
特点:繁体字居多,整体呈现出古朴的文化特征。
汉字类型
数量
比例
举例
简体字
20
40%
飘香小食店
繁体字
26
52%
大環五金;小公園刀剪百貨部
简繁混用
4
8%
小公园蛋撻
总计
50
100%
招牌小调查
原因:中山西路的发展方向为旅游区,为了体现年代久远、增加销量,店铺商标都采用繁体字。
为什么呢?
字体:中英文结合(但偶尔看到表达出错)的招牌
时间:改革开放后
原因:(1)英语在全球的传播;
(2)汕头人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有待加强
英文字母堆砌
汉字符号;出现
字体:中、英、日、韩(其中中英结合占大部分),日韩文字的出现,体现汕头城市发展的国际化和文化交流的多样化
时间:21世纪
日文音标出现
一点感想:
这次调查,我们用脚步丈量了这个城市的一隅,从中山西到中山东,我们走了12938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小组也尝试利用数学上学到的数据分析的方法,用数据说话,对中山路沿街商铺做实地考察。中山路的民居风格、商标文字演变,转念一想,不正是开埠以来,汕头日新月异的缩影吗?我们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踏实稳重地前行而欣喜、自豪,相信未来它也会越来越好!
潮汕瓷器发展史——第二小组
从“潮州窑”
到“中国瓷都”
从“潮州窑”到“中国瓷都”
——探寻潮汕陶瓷发展史
指导老师:林梓洁
小组成员:
郑博齐 马悦钊 张锦虹 林震锐 王奕欣
资料采集来源:
汕头市博物馆 潮州市博物馆
潮州市颐陶轩博物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在揭阳出土的环形罇
石器——陶器——瓷器
虎头埔印纹石斧
潮汕最早陶片
虎头埔绳纹陶碎片
宋朝
唐朝
两宋之后
现代
西汉时期:方格纹、水波纹、线纹、绳纹等,与《潮州市文物志》记载的归湖金洲村二塘龟山西汉印纹硬陶遗址的出土文物基本相同。
晋代以后,潮汕地区开始以制作青瓷为主;北方烧瓷技术的传入对潮地制瓷工艺有很大促进。鸡首壶和青瓷羊始创于西晋
东汉绿釉陶鸭
汕头博物馆
唐朝青白釉坐像
颐陶轩博物馆
手工业
发展
佛教传入
两汉
宋朝
外贸兴盛
潮汕地区别名
“潮州窑”
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阶梯窑
——潮州笔架山北宋龙窑
修建要求:要求坡度在30°以下
*
问题1:为什么龙窑是“东南特产”?
潮汕地处第三阶梯地形多丘陵山地,满足坡度<30°要求
宋朝
地理小课堂
宋朝
*
问题2:怎么保证瓷器受热均匀?排气?
物理小课堂
物理老师亲赐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模型演示环节~
答案解析:
热量在密闭空间内传递——受热均匀
烟雾密度小于空气——气体上升到坡顶排出
宋朝
物理小课堂
由于技术限制,龙窑补充燃料的时间无法统一,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象?
宋朝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笔架山龙窑系列瓷器
潮州颐陶轩博物馆
潮安再建龙窑场内,瓷器出窑现场
宋朝
龙窑制瓷技术也随着瓷器漂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
(取景自潮州颐陶轩博物馆)
宋朝
唐朝
近代
手工业
发展
佛教传入
两汉
现代
政府支持
外贸兴盛
战乱+政策
宋朝
两宋
之后
汕头博物馆——明清瓷器
图片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所获
绿釉陶鸭
黄釉短流执壶
青花松鹤纹花觚(gu)
青釉几何纹
三铺首钵
青釉塔型多角魂瓶罐
蓝釉金彩双釉六棱瓶
粉彩瓜碟纹九连方攒盘
大清咸丰年制款 红金彩海棠碗
唐朝
近代
手工业
发展
佛教传入
两汉
现代
政府支持
外贸兴盛
战乱+政策
1860开放为商埠
“实业救国”思潮
宋朝
两宋
之后
近代
“潮州陶瓷产品,除销行当地之外,运销出口尤多,计至广东南海一带,闽、浙、京、沪各地,又至香港、暹罗、安南、南洋群岛等处。” ——《潮州志》
远销地区
陶瓷数量
(单位:公担)
值额
香港
29278
348
日本
687
6877
澳门
3489
26121
暹罗
12376
74617
新加坡等
14480
119963
美国
515
41005
陶瓷业重焕新机
近代
↑西洋风味的近代茶壶
→商业气息浓郁的葫芦瓶
汕头市广仁号
沙参玉竹膏款葫芦瓶
唐朝
近代
手工业
发展
佛教传入
两汉
现代
政府支持
外贸兴盛
战乱+政策
1860开放为商埠
“实业救国”思潮
中国瓷都
宋朝
两宋
之后
现代
2010年,潮州“福禄双全”茶具作为国宾礼品赠送法国总统奥朗德
2007年,饶平刘权辉向普京介绍潮州瓷器并赠送“帝王黄”系列茶具给俄总统普京。
——“中国瓷都”
潮汕陶瓷发展史
潮汕陶瓷发展史
谢谢
*
潮汕陶瓷发展史
小组活动:815现代窑厂建造现场
1.请各位设计师以3人为一小组
2.根据陶泥创作有现代特色的瓷器,限时4分钟
3.小组长完成小组《瓷器登记表》相关内容
活动小贴士:现代瓷器—新奇创
时间到!
?请各小组组长将陶瓷作品上交至讲台。
潮剧历史发展——第三小组
探潮剧的前世今生
指导老师:林梓洁
小组成员:刘思琳 陈振宇 陈若熙 陈冠昊
陈叙希 陈妍希 詹 蕾 李雨真 方正慧
探潮剧的前世今生
壹
小试牛刀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叁
潮剧唱段欣赏
壹
小试牛刀
表演者:陈振宇 陈叙希
《陈三五娘》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曲,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主要流行于潮州地区(潮汕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
关于潮剧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最早的记载潮剧出现的史料
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戴正风条约》第十一条,便有“访得潮属多以乡音搬演戏文”的记载。
——《广东通志》
宋元时期
由南戏演变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明清时期因反抗专制屡被禁
代表《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目录节选
第十一出 李婆求亲
第十四出 责媒退聘
第十五出 五娘投井
第三十七出 登门逼婚
第四十二出 灵山说誓
反抗封建礼制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宋元时期
由南戏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
处于衰落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潮剧又得以复兴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明清时期因反抗专制屡被禁
1957年毛主席在北京怀仁堂接见潮剧《扫窗会》演员
宋元时期
由南戏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
处于衰落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潮剧又得以复兴
“文化大革命”期间
剧团全被解散
改革开放以来
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明清时期因反抗专制屡被禁
贰
潮剧的演变历史
潮剧角色通过陶瓷、动画、剪纸产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叁
潮剧唱段欣赏
表演者: 陈妍希
潮剧是潮汕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文化作为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是潮汕历史发展进程的缩影。我们小组通过解读潮剧演绎的历史背景,品味潮剧唱腔的音韵美,从音乐和历史结合的角度真正与潮剧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希望这项独特的遗产能继续焕发魅力。
叁
一点感想
活动要求:
请同学们根据演员表演的情景,理解其中引用的潮剧俗语,完成以下选择题,并用手指示意答案。
潮剧俗语知多少?
肆
潮剧俗语的应用
表演者:刘思琳 陈若熙 陈冠昊
陈妍希 詹 蕾 李雨真 方正慧
唱段中出现的潮汕俗语“当老虎,撞倒大鼓;擒大旗,撞倒锯弦”意思是:( )
A . 比喻有暴力倾向
B . 比喻百无一用的人
C . 比喻做事迅速
D . 比喻故意刁难欺负他人
B
说文解句·情景1
A . 旧社会家家户户都有粥喝
B . 无分尊卑,人人平等
C . 旧社会,潮剧演员的生活非常清苦
D . 潮剧演员放纵懈怠,不愿练习表演
1.根据情景2,唱段中出现的潮汕俗语“曹操吕迈惊,一人俩碗仔”表达了( )
说文解句·情景2
2. 以上俗语反映了什么内涵?( )
C
B
活动启发
*
1团结多协作,实践出真知
2跨学科合作,多角度理解
3历史在身边,细心多探求
感受身边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