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选项中出现在汉朝的生产工具是
A.石锄
B.骨耜
C.耦犁
D.曲辕犁
【答案】C
2.曲辕犁(如下图)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它的出现标志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的出现在( )
A.魏晋时期
B.汉朝
C.战国时期
D.唐朝
【答案】D
3.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C.唐代大邑白瓷、邢窑青瓷等釉色光亮,各具风格
D.唐宋以来,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之路被称为“瓷路”
【答案】C
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B.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官员被称为“妇功”
C.秦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工艺高超,代表中国青铜兵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D.青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北宋定窑孩儿枕是青瓷的突出代表
【答案】C
5.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依次是
A.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一石器锄耕
B.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刃耕火种
C.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青铜时代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答案】D
6.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不能印证
A.朱陈村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
B.当地人重视农业的观念
C.当地家庭手工业的兴旺带动商业繁荣
D.当地人安土重迁的思想
【答案】C
7.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这反映出(
)
A.官营手工业产品低劣影响生产
B.私营手工业出现带来激烈竞争
C.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合作
D.官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需求
【答案】A
8.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
A.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
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
D.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答案】A
9.据《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A.食材以肉类为主
B.重视食品安全
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
D.实践“以民为本”
【答案】B
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答案】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在清代前期上海地区出现了“其女子多勤苦织红,篝灯燎火至达旦不休,终岁生资悉仰给于织作”,“妇女瞌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而男女皆能自立”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B.自然经济逐渐趋向解体
C.妇女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D.女性受制夫权生活艰辛
【答案】C
2.下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答案】B
3.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答案】A
4.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答案】C
5.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记述了东汉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B.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C.编写农书蔚然成风
D.政府对农业极为关注
【答案】B
6.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7.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答案】A
8.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
【答案】B
9.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
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
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答案】A
10.《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便于山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D.可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答案】B
11.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答案】B
1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新包括
①牛耕的使用
②翻车的发明
③筒车的使用
④曲辕犁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答案】B
13.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表明
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
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
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
D.青铜器具不如铁器
【答案】A
1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C
15.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铜块已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
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
D.铜铸币成为当时的流通主币
【答案】B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
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
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答案】B
2.商周时期,锸、?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D
3.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
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
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答案】D
4.以下史实,反映了西汉时期
甘肃武靡咀子48号汉墓
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出土了巨型犁件
居延(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汉简
记载了诸多“田卒”、“治果渠卒”等称谓
A.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B.农业经济区北移
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地方治理的加强
【答案】B
5.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答案】A
6.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答案】C
7.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A
8.《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
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
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答案】B
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但“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
A.农民生活与市场关系密切
B.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
【答案】B
10.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
【答案】D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摘自《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
——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摘自《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
【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3)
农民生活辛劳困苦,承担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受水旱之灾,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的分析研究》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崔定《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犁耕技术发展的特征。
【答案】(1)条件:黄河流域具有丰富的金属自然资源;冶铁工艺的创新和进步;大量土地的开发;劳动人民对落后农具的变革要求;列国变法的推动。
(2)特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由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推广;呈现多样性和地域性。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二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选项中出现在汉朝的生产工具是
A.石锄
B.骨耜
C.耦犁
D.曲辕犁
2.曲辕犁(如下图)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它的出现标志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的出现在( )
A.魏晋时期
B.汉朝
C.战国时期
D.唐朝
3.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C.唐代大邑白瓷、邢窑青瓷等釉色光亮,各具风格
D.唐宋以来,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之路被称为“瓷路”
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B.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官员被称为“妇功”
C.秦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工艺高超,代表中国青铜兵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D.青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北宋定窑孩儿枕是青瓷的突出代表
5.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依次是
A.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一石器锄耕
B.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刃耕火种
C.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青铜时代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6.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不能印证
A.朱陈村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
B.当地人重视农业的观念
C.当地家庭手工业的兴旺带动商业繁荣
D.当地人安土重迁的思想
7.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这反映出(
)
A.官营手工业产品低劣影响生产
B.私营手工业出现带来激烈竞争
C.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合作
D.官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需求
8.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
A.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
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
D.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9.据《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A.食材以肉类为主
B.重视食品安全
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
D.实践“以民为本”
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在清代前期上海地区出现了“其女子多勤苦织红,篝灯燎火至达旦不休,终岁生资悉仰给于织作”,“妇女瞌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而男女皆能自立”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B.自然经济逐渐趋向解体
C.妇女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D.女性受制夫权生活艰辛
2.下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3.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4.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5.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记述了东汉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B.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C.编写农书蔚然成风
D.政府对农业极为关注
6.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7.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8.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
9.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
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
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10.《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便于山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D.可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11.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1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新包括
①牛耕的使用
②翻车的发明
③筒车的使用
④曲辕犁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13.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表明
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
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
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
D.青铜器具不如铁器
1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5.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铜块已成为具有倾向职能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
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
D.铜铸币成为当时的流通主币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
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
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2.商周时期,锸、?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3.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
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
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4.以下史实,反映了西汉时期
甘肃武靡咀子48号汉墓
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出土了巨型犁件
居延(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汉简
记载了诸多“田卒”、“治果渠卒”等称谓
A.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B.农业经济区北移
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地方治理的加强
5.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6.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7.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8.《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
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
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但“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
A.农民生活与市场关系密切
B.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
10.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摘自《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
——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摘自《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的分析研究》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崔定《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犁耕技术发展的特征。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