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农耕经济的出现
B.阶级的产生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早期城市的出现
2.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下列有关中国原始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时期我国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B.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生产工具
C.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D.原始农业时期人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迁徙
3.古代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A.黄河和长江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C.尼罗河和刚果河
D.印度河和恒河
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5.自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C.古代耕作技术落后
D.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部落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7.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9.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10.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古代各文明的小国寡民状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2.《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
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
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
3.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
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
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
4.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
5.下图为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木制画“乌尔之旗”。据此可知
A.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
B.两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骆马
C.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尚未分离
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艰辛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7.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8.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10.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11.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
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和骨器
B.已会种植庄稼
C.保留了类人猿的某些特征
D.已经饲养家畜
13.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14.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因地制宜
D.讲究精耕细作
15.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
B.因地制宜
C.动力先进
D.精耕细作
2.英国的食物比较单调、乏味。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英国食物乏味是这样解释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大量从农村涌进了城市,当时还没有远距离运输新鲜食物的冷链技术。久而久之,英国人就习惯了这种乏味的食谱。能为上述解释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①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圈地运动促进农牧业迅速发展
③殖民扩张带来物种在世界传播④电力尚未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4.下图是甲骨文的“周”字,该字形像在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表示筑埂划界,圈地而种。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实行宗法分封制
B.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协作
C.周族是农业部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5.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侯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
气候状沉
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
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
温暖期
+0.30℃
+22.9
210—560年
寒冷期
—0.47℃
—2.3—0.4
570—770年
温暖期
+0.23℃
+29.9
780—920年
寒冷期
—0.5℃
—7.5
930—1310年
温暖期
+0.18℃
+9.4
1320—1910年
寒冷期
—0.39℃
+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
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
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7.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8.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代田法
B.高产农作物
C.筒车技术
D.稻麦二熟制
9.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牛肉
10.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
材料二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材料二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000万。……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材料三
农业的形成概括地表现为以下过程:
——摘编自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起源的区域,并归纳其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始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粮食仓储的变化及其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农耕经济的出现
B.阶级的产生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早期城市的出现
【答案】A
2.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下列有关中国原始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时期我国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B.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生产工具
C.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D.原始农业时期人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迁徙
【答案】B
3.古代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A.黄河和长江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C.尼罗河和刚果河
D.印度河和恒河
【答案】B
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答案】C
5.自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C.古代耕作技术落后
D.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答案】D
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部落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答案】D
7.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D
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答案】C
9.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答案】A
10.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答案】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古代各文明的小国寡民状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答案】B
2.《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
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
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
【答案】C
3.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
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
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
【答案】B
4.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
【答案】C
5.下图为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木制画“乌尔之旗”。据此可知
A.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
B.两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骆马
C.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尚未分离
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艰辛
【答案】A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答案】B
7.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答案】A
8.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答案】D
9.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答案】A
10.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答案】B
11.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
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答案】B
1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和骨器
B.已会种植庄稼
C.保留了类人猿的某些特征
D.已经饲养家畜
【答案】A
13.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A
14.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因地制宜
D.讲究精耕细作
【答案】D
15.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答案】A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
B.因地制宜
C.动力先进
D.精耕细作
【答案】D
2.英国的食物比较单调、乏味。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英国食物乏味是这样解释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大量从农村涌进了城市,当时还没有远距离运输新鲜食物的冷链技术。久而久之,英国人就习惯了这种乏味的食谱。能为上述解释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①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圈地运动促进农牧业迅速发展
③殖民扩张带来物种在世界传播④电力尚未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答案】D
4.下图是甲骨文的“周”字,该字形像在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表示筑埂划界,圈地而种。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实行宗法分封制
B.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协作
C.周族是农业部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答案】C
5.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侯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
气候状沉
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
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
温暖期
+0.30℃
+22.9
210—560年
寒冷期
—0.47℃
—2.3—0.4
570—770年
温暖期
+0.23℃
+29.9
780—920年
寒冷期
—0.5℃
—7.5
930—1310年
温暖期
+0.18℃
+9.4
1320—1910年
寒冷期
—0.39℃
+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
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
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答案】D
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答案】C
7.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答案】C
8.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代田法
B.高产农作物
C.筒车技术
D.稻麦二熟制
【答案】D
9.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牛肉
【答案】A
10.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答案】A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
材料二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私有财产的产生。材料二反映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出现。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材料二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000万。……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材料三
农业的形成概括地表现为以下过程:
——摘编自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起源的区域,并归纳其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始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答案】(1)区域:西亚、中美洲和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特点:有几个起源中心;农作物种类和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
(2)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技术进步;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粮食仓储的变化及其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作用: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保证杜会稳定。
(2)变化: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确立三级管理制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
原因:政局混乱、外来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济瓦解、高利货和苛捐杂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顶乏。
(
第
2
页
共
3
页
)
(
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