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5 07:40:01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词中提到的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固定电话
D.移动电话
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加速度定律
D.相对论
3.二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C.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D.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4.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5.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新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6.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科学技术带来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西方社会已经沦为人完全被社会总体控制的一个异化的社会。该论断
A.批判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揭示科学技术进步的双重效应
C.强调西方社会人类自身的异化
D.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
7.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A.国际投资的发展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
D.便利的交通
8.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9.新科技革命引起了劳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欧美国家的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有
A.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
B.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所占比率最大
C.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D.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信息产业达到50%以上
10.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

A.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B.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
C.改变历史研究方式
D.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
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7.印度自20世纪60至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信息反映了印度实现了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C.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8.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已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
D.中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
9.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D.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10.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的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语“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11.马克思说,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技推动生产、资本的发展
B.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原始积累依赖于科学
D.资产阶级较重视科学研究
12.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这说明
A.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是否掌握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D.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13.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易;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材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D.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14.2015年10月由美国谷歌研发的“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以5比0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首次人工智能程序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在完整的围棋竞技中击败专业选手。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将改变长期以来靠人力操作机器完成生产过程的传统生产模式,将大幅度提高机器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这说明
A.人类劳动将来可以被计算机取代
B.人工智能和基层员工的矛盾会随着人工智能的愈发完善而降低
C.人工智能已经在所有领域超过人类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这样的大国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B.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
D.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
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
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3.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4.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
B.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5.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6.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
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
B.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7.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8.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9.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
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
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10.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A.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C.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
D.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时开始运行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需要总额高达3800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而且要确保每小时200公里高速运行的安全,为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极大的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新干线建设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
——摘编自《日本的铁路系统》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干线的建成,对日本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2.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

2


3

)
(

1


1

)第二单元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词中提到的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固定电话
D.移动电话
【答案】C
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加速度定律
D.相对论
【答案】D
3.二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C.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D.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答案】B
4.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答案】B
5.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新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答案】A
6.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科学技术带来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西方社会已经沦为人完全被社会总体控制的一个异化的社会。该论断
A.批判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揭示科学技术进步的双重效应
C.强调西方社会人类自身的异化
D.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
【答案】B
7.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A.国际投资的发展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
D.便利的交通
【答案】B
8.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答案】A
9.新科技革命引起了劳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欧美国家的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有
A.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
B.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所占比率最大
C.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D.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信息产业达到50%以上
【答案】C
10.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答案】A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C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B
3.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

A.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B.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
C.改变历史研究方式
D.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答案】B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C
6.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
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答案】C
7.印度自20世纪60至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信息反映了印度实现了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C.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答案】A
8.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已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
D.中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
【答案】B
9.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D.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答案】D
10.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的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语“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答案】D
11.马克思说,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技推动生产、资本的发展
B.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原始积累依赖于科学
D.资产阶级较重视科学研究
【答案】A
12.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这说明
A.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是否掌握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D.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答案】B
13.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易;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材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D.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答案】C
14.2015年10月由美国谷歌研发的“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以5比0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首次人工智能程序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在完整的围棋竞技中击败专业选手。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将改变长期以来靠人力操作机器完成生产过程的传统生产模式,将大幅度提高机器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这说明
A.人类劳动将来可以被计算机取代
B.人工智能和基层员工的矛盾会随着人工智能的愈发完善而降低
C.人工智能已经在所有领域超过人类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D
15.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这样的大国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答案】B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B.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
D.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答案】D
2.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
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
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答案】D
3.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答案】D
4.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
B.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答案】A
5.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6.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
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
B.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答案】D
7.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中产阶级出现
C.大众教育普及
D.科学技术进步
【答案】D
8.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答案】D
9.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
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
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答案】A
10.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A.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C.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
D.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
【答案】B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时开始运行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需要总额高达3800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而且要确保每小时200公里高速运行的安全,为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极大的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新干线建设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
——摘编自《日本的铁路系统》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干线的建成,对日本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答案】作用:促进日本其他行业和沿线的新兴行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交通和物资的交流;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2.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1)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
(2)①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②工业革命推动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推动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生产方式)在欧美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科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回答法国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动科学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答案】(1)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2)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

2


3

)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