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矛盾的表现:①“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先生却挺“和蔼”。②先生让“我们”读书,后来“我们”“静下去了”,他却“还大声朗读着”。
评价:对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十分敬重的。然而他对学生的提问拒绝回答还面带怒色,则表明了他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矩而不常用,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宽容慈爱。
四、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1.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1.这段文字从多角度描写景物,妙趣横生。先是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藤、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2.“单是……”是强调的重点。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3.示例:不必说明媚妍丽的漓江,惟妙惟肖的象鼻山,变幻莫测的银子岩,风姿绰约的大榕树;也不必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流光溢彩的两江四湖。单是满城的桂花飘香,就值得您到桂林来游览一番了。
五、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作者儿时,读长妈妈给“我”买的《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社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折蜡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郭巨埋儿的故事极度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积累“确凿、鉴赏、人迹罕至”等易考词语。
默读课文,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重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形象,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2.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百草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那儿有什么?
它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作者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写下这篇文章来回忆呢?
把你和童年的“我”在百草园中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下来,然后用“我喜欢百草园的……”的句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百草园。
提示: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处,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季节,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春天,那时……”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动植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动物,那黄蜂……那叫天子……那蟋蟀……”
或“我喜欢百草园的植物,那桑葚……那何首乌……那木莲……”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事,例如:“我喜欢在百草园里听阿长讲故事……”或“我喜欢在百草园里捕鸟……”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色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艳丽色彩……”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声音,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美妙声音……”
请问你准备怎样向大家怎样介绍百草园?请用“我喜欢百草园的……”方式来介绍。
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有无限趣味。可以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可以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我喜欢百草园的夏季。可以在百草园中乘凉,还可以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我喜欢百草园的冬季。可以拍雪人,塑雪罗汉,还可以捕鸟。
我喜欢百草园的环境。百草园里可以看到色彩丰富的植物,还能看到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可以不受拘束的玩乐,还可以吃到桑葚和覆盆子。
我也喜欢百草园的环境。我就喜欢在百草园里静静地听蝉鸣、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二、品读赏析
(一)我也喜欢百草园的环境。我就喜欢在百草园里静静地听蝉鸣、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
百草园的一草一木、一年四季都给“我”带来无限乐趣。可是,“我”终将要离开百草园了,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3.
第9段“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两个感叹句,在“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前面加上“我的”,形象地写出了“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的亲密无间,流露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4.“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是“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5.试简要分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9段是过渡段。在内容上,用“不知道”、三个“也许是”构成的排比,从儿童的角度,以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了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与不舍;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百草园的生活,又引出下文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介绍。
(二)走进三味书屋
请认真阅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圈点批注,并写下你对三味书屋的认识。
1.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2.书塾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寿镜吾老先生?从中可看出寿镜吾是个怎样的老师?
外貌描写
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写出了他的年老,从侧面反应出他的学识渊博;
神态描写
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表现出他的古板严肃;
动作描写
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表现出他对好文章的热爱;
语言描写
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从中可以看出寿镜吾是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3.第16段写“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为什么“后来却好起来了”?
“好起来”的原因没有正面说出来,但从“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我”的勤奋好学才博得了先生的好感。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4.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还要在第17段特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不如百草园那样多彩有趣,却也是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从而反衬了三味书屋呆板、枯燥的生活。
5.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6.文中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共写了哪些内容?试简要概括。
写三味书屋内的陈设。
写提问受斥。
写枯燥的读书生活。
写在后园中玩耍。
写趁先生读书时偷描绣像。
7.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具体内容做相关分析。
8.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请用简要概括,并结合你的圈点批注说说你的评价依据。
“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三、合作探究
1.你认为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
有什么异同?
2.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读到结尾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你会在什么地方重读?结合你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示例一】重读“这东西”。因为我想强调“这东西”表面看来是鲁迅描画的绣像,实际上指的是他童年的美好往事,满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示例二】重读“早已”。因为我想强调时光流逝得太快了,那绣像和童年的美好往事都消逝了,令人深感惋惜、留恋。
【示例三】重读“没有了”。因为我想强调作者对绣像以及美好童年都已逝去的那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四、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积累“确凿、鉴赏、人迹罕至”等易考词语。
默读课文,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重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形象,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1.了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2.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目标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百草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那儿有什么?
它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作者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写下这篇文章来回忆呢?
把你和童年的“我”在百草园中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下来,然后用“我喜欢百草园的……”的句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百草园。
温故知新
提示: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处,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季节,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春天,那时……”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动植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动物,那黄蜂……那叫天子……那蟋蟀……”
或“我喜欢百草园的植物,那桑葚……那何首乌……那木莲……”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温故知新
提示: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事,例如:“我喜欢在百草园里听阿长讲故事……”或“我喜欢在百草园里捕鸟……”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色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艳丽色彩……”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声音,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美妙声音……”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温故知新
请问你准备怎样向大家怎样介绍百草园?请用“我喜欢百草园的……”方式来介绍。
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有无限趣味。可以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可以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温故知新
我喜欢百草园的夏季。可以在百草园中乘凉,还可以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我喜欢百草园的冬季。可以拍雪人,塑雪罗汉,还可以捕鸟。
复习上节内容,推介百草园
我喜欢百草园的环境。百草园里可以看到色彩丰富的植物,还能看到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可以不受拘束的玩乐,还可以吃到桑葚和覆盆子。
我也喜欢百草园的环境。我就喜欢在百草园里静静地听蝉鸣、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温故知新
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从“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品读课文,分析过渡段
品读赏析
三味书屋就位于鲁迅祖居的对面,隔着一条小街。
旁边的园子可能是学童们在课间或者趁先生睡着时戏耍的地方
资料链接
百草园的一草一木、一年四季都给“我”带来无限乐趣。可是,“我”终将要离开百草园了,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品读课文,分析过渡段
品读赏析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用两个感叹句,在“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前面冠以“我的”,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的深情。
品读课文,分析过渡段
品读赏析
第9段“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两个感叹句,在“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前面加上“我的”,形象地写出了“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的亲密无间,流露出“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品读赏析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是“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品读课文,分析过渡段
品读赏析
试简要分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9段是过渡段。在内容上,用“不知道”、三个“也许是”构成的排比,从儿童的角度,以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了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与不舍;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百草园的生活,又引出下文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介绍。
品读课文,分析过渡段
品读赏析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招收学童入学,以启蒙识字、四书五经为学习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的教育,一般有严格的规矩。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里有名的私塾。鲁迅长大了,家里把他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了。“三味书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童年的“我”走近三味书屋去探访一番。
请认真阅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圈点批注,并写下你对三味书屋的认识。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书塾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鲁迅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寿镜吾老先生?
从中可看出寿镜吾是个怎样的老师?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外貌描写
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写出了他的年老,从侧面反应出他的学识渊博;
神态描写
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表现出他的古板严肃;
动作描写
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表现出他对好文章的热爱;
语言描写
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走进三味书屋
从中可以看出寿镜吾是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品读赏析
第16段写“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为什么“后来却好起来了”?
“好起来”的原因没有正面说出来,但从“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我”的勤奋好学才博得了先生的好感。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写三味书屋时,作者为什么还要在第17段特意描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
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虽不如百草园那样多彩有趣,却也是孩子们开心的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从而反衬了三味书屋呆板、枯燥的生活。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1.“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2.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文中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共写了哪些内容?试简要概括。
1.写三味书屋内的陈设。
2.写提问受斥。
3.写枯燥的读书生活。
4.写在后园中玩耍。
5.写趁先生读书时偷描绣像。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具体内容做相关分析。
三味书屋
行礼
严
趣
课堂
严
趣
先生
严
趣
两次行礼,严格地学习规矩
对扁和鹿行礼,表现了对规矩的调侃
压抑的学习氛围
偷跑进后园玩
疾言厉色的先生
陶醉而可亲的先生
走进三味书屋
品读赏析
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请用简要概括,并结合你的圈点批注说说你的评价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
走进三味书屋
“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品读赏析
1.你认为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
有什么异同?
异
百草园
三味书屋
同
快乐来源不同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大自然亲密无间
在拘束的天地中觅得一些快乐
人生阶段不同
学前儿童
学龄儿童
空间形式不同
广阔的自然空间
封闭的教育空间
个人情感不同
自由自在、无比快乐
无奈与快乐相交杂
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快乐的追求等。
合作探究
2.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读到结尾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你会在什么地方重读?结合你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示例一】重读“这东西”。因为我想强调“这东西”表面看来是鲁迅描画的绣像,实际上指的是他童年的美好往事,满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示例二】重读“早已”。因为我想强调时光流逝得太快了,那绣像和童年的美好往事都消逝了,令人深感惋惜、留恋。
【示例三】重读“没有了”。因为我想强调作者对绣像以及美好童年都已逝去的那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合作探究
陈设及行礼(威严)
提问受斥(严厉)
后园玩耍(自由)
师生读书(枯燥)
偷描绣像(珍惜)
有趣的景色(欣赏)
迷人的传说(神秘)
捕鸟的乐趣(惊喜)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枯燥无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欢乐有趣
对比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