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 引导学生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
时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学前准备
查找小兴安岭的相关文字、视频及图片资料。(师生)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
学前准备
自学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查找小兴安岭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师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用时:5 分钟)
教师导入,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播放小兴安岭风景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结合收集
学生齐读课题。
欣赏视频内容,谈感受。
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1.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的资料,介绍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 用时: 20 分钟)
引导学生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引导理解词语。
交流识字。
学生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借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
重点读准“侧、嫩、临”
的字音。
2.读拼音,写词语。 nǎo dɑi shì xiàn
( ) ( ) dǎnɡ zhù ɡuā ɡuò
( ) ( )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 用时: 10 分钟)
引导学生读课文: 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引导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景色诱人、巨
大的宝库”的意思。
再读课文,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明白作者按四季的先后顺序写的。
朗读最后一段,联系课
文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怎样理解最后一段?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用时:5 分钟)
教师概括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在总结的基础上谈本节课收获。
书写生字、词语。
5.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我要求同学们通过通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学习使用工具书;辨字组词;抄写生字、新词等几种方法去识记。二、让同学们欣赏小兴安岭的视频、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概况,提高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写法,小练笔。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景色美、物产丰富。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用时:5 分钟)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回顾上节内容。
借助课件,认读生字、新词。
学生齐读课题。
6.辨字组词。
脑( ) 座( )
恼( ) 坐( )
刮( ) 抽( )
乱( ) 油( )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 用时: 25 分钟)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 1 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每
天免费更新,请微信搜索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抓重点词语体会。
课件出示林海图片,齐读第 1 自然段。
(二)学习第 2~5 自然段。
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画出相关词句。
课件出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学生边读边感受春天的美。
用这种方法学习第
3~5 自然段。
读文——画词句—— 欣赏图片——读文。
1.学生研读第 1 自然段, 理解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数不清”一词说明数多。
“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占的面积大。
“……”省略了其他列举的树木,说明树的品种多。
学生欣赏图片,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而绿,仿佛就像绿色的海洋。
体会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
画出美景。
欣赏美景。
感受美景。
运用这种方法,自读理解第 3~5 自然段的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
封:写出了树木的茂盛, 生机勃勃。
浸:说明早晨的雾很大。
刮:说明了小兴安岭冬天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树多?
读第 2 自然段中,小兴安岭春天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漫、封、飞舞、刮” 等词语。
学生读自己喜爱的部分,试着背诵。
很冷,风很大。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诵。
三、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 用时: 10 分钟)
布置小练笔,引导学生任选一题写话训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练笔。
写一写小鹿看到的美景。
我的家乡也很美,写一
处家乡的景点。
9.小鹿来到小溪边会看到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课文运用了很多词语,是需要学生去识记理解的。例如:春: 新枝、嫩叶、融雪、小溪、小鹿。……冬:雪、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由此可知小兴安岭的确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等着我们去开发、去保护。可以请同学口述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词语运用的
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感受小兴安岭的夏之美(教学重点)
师:不知不觉,夏姑娘也来到了我们身边,来到了小兴安岭。(播放课件: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师: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 3 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生朗读第 3 自然段) 生: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师:夏天的树有什么特点? 生: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师:这两个词突出了树的什么特点? 生:突出了树叶多、枝叶茂盛的特点。
师:谁来读这两句话。(课件出示)体会“封、浸”两个字的妙用。生 1:“封”字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勃勃生机。
生 2:“浸”字写出了早上山林里雾大雾浓的情景。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体会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这两句话。(生读) 师:太阳出来后是什么样的呢?
生: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师:谁来分析一下这个比喻句?
生:这句话把阳光比作利剑,写出了阳光的强烈。
师:很好,这一比喻,就把阳光在雾气中的穿透力表现出来了。阳光照在草地上,草地变美了吗? 生:草地上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野花,非常美丽。
师: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 1: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
生 2:太让人向往了,真是名不虚传啊!
……
赏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教师营造的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解读课文,舒展灵性, 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等方式,进一步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