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5 07:53:52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中国皇帝最早知道世界有五大洲的地理概念,是在
A.唐末宋初
B.两宋时期
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
2.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
A.民族迁徙
B.友好往来
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D.士族发展
3.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B.促进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C.导致了唐朝与吐蕃的会盟
D.体现了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
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
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
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民族隔阂在增大
5.康熙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D.维护祖国统一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
6.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7.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
8.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人百余万缗。”榷场的设置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
B.推动了城市发展
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
D.促进了民族交融
9.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做法是
A.尊崇佛教等外来宗教
B.任用突厥首领管理东突厥故地
C.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首开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联系
10.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明太祖这一统治举措
A.出于对唐朝服饰的喜爱
B.强调尊卑有序的传统礼仪
C.突出对华夏正统的尊崇
D.深受儒学封建伦理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
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
2.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4.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5.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
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6.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郑和下西洋
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鼾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鼾。751年,杜环在与大食作战中被俘,最远可能到达北非,他返回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这说明
A.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
B.《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
C.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开始往来
D.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
8.清顺治十七年康熙元年和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强迫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不等,渔船商船——律禁止出海。这一做法
A.打击了沿海的抗清斗争
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宣告了朝贡贸易的破产
D.阻止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9.明朝为防沿海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表明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海禁政策逐渐废除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影响社会局势
10.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
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
D.解决了边疆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11.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这体现出
A.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C.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D.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1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此后,只要有中外冲突事件,清政府皆敕令地方官府要“严守和约”。这说明(
)
A.晚清外交近代化呈现新旧杂糅特征
B.清朝完全丧失了对外关系的灵活性
C.中国传统经世致用观念具有局限性
D.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在华代理人
13.西汉,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
A.破坏了郡县制
B.形成了王国问题
C.沿袭了分封制
D.体现了因俗而治
14.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15.中国古代某新朝代建立之初,士绅或庶民的发型、服装依旧崇尚“胡俗”。开国君主乃下诏恢复固有传统,规定士绅百姓必须束发,官员戴乌纱帽,并依身分穿着官定的朝服款式、图案及布料。国子监生、生员亦各订有衣冠。这位皇帝是
A.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B.加强中央集权的宋太祖
C.除去蒙古习俗的明太祖
D.怀柔汉人的清顺治皇帝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
A.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
B.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
C.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
D.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
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3.汉代董仲舒认为三统循环是天意的显示,他提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天下;隋代大儒王通提出:“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上述变化反映出
A.中原王朝走向衰落
B.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
C.儒家开始追求德治
D.政府推行开化的民族政策
4.汉朝时,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佛教文化的传播
C.绘画风格的影响
D.民族文化的交融
5.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
6.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7.出身氐族的前秦皇帝苻坚宣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光大明朝“大一统”局面的明成祖也称:“华夷本一家,朕奉天命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者,皆朕赤子,岂有彼此。”二人思想的共同出发点是
A.宣扬君权神授
B.加强中央集权
C.规范等级秩序
D.维护政权稳定
8.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9.唐太宗时期,境内居住着大量外国侨民仅广州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这些外国侨民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自由生活、经商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有不少人在中央或地方的官府中任职。这反映了唐朝
A.国家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B.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D.经济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10.乾隆帝在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要求时提到:“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己非一日。……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该回复反映出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英国通商贸易
B.清统治者处理对外关系时,充满天朝上国心态
C.清朝对各国平等视之,拒绝给予英国优惠待遇
D.中外贸易悠久、畅通,无需另外开特例给英国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秦朝开始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后朝代,更加注重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巩固边疆。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交融,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四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对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管理,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形成了什么道路?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从材料三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
(4)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什么制度进行管理?
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
3.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材料三
10到15世纪,在我国西北到东北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立了“辽”“西夏”和“金”三个民族政权。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本民族文化的需要,它们都在汉字的影响下,创制了本民族的汉字系文字。
——摘编自王锋著《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
材料四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新的管理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
——整理自2011年全国文综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管理蒙古族地区事务采取的措施。
(

2


3

)
(

1


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中国皇帝最早知道世界有五大洲的地理概念,是在
A.唐末宋初
B.两宋时期
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
【答案】C
2.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
A.民族迁徙
B.友好往来
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D.士族发展
【答案】D
3.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B.促进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C.导致了唐朝与吐蕃的会盟
D.体现了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
【答案】B
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
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
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民族隔阂在增大
【答案】C
5.康熙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D.维护祖国统一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
【答案】D
6.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答案】B
7.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
【答案】D
8.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人百余万缗。”榷场的设置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
B.推动了城市发展
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
D.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D
9.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做法是
A.尊崇佛教等外来宗教
B.任用突厥首领管理东突厥故地
C.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首开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联系
【答案】B
10.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明太祖这一统治举措
A.出于对唐朝服饰的喜爱
B.强调尊卑有序的传统礼仪
C.突出对华夏正统的尊崇
D.深受儒学封建伦理的影响
【答案】C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
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
【答案】D
2.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3.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答案】B
4.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答案】D
5.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
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D
6.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郑和下西洋
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7.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鼾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鼾。751年,杜环在与大食作战中被俘,最远可能到达北非,他返回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这说明
A.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
B.《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
C.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开始往来
D.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D
8.清顺治十七年康熙元年和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强迫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不等,渔船商船——律禁止出海。这一做法
A.打击了沿海的抗清斗争
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宣告了朝贡贸易的破产
D.阻止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答案】A
9.明朝为防沿海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表明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海禁政策逐渐废除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影响社会局势
【答案】D
10.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
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
D.解决了边疆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答案】A
11.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这体现出
A.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C.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D.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答案】B
1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此后,只要有中外冲突事件,清政府皆敕令地方官府要“严守和约”。这说明(
)
A.晚清外交近代化呈现新旧杂糅特征
B.清朝完全丧失了对外关系的灵活性
C.中国传统经世致用观念具有局限性
D.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在华代理人
【答案】A
13.西汉,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
A.破坏了郡县制
B.形成了王国问题
C.沿袭了分封制
D.体现了因俗而治
【答案】D
14.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B
15.中国古代某新朝代建立之初,士绅或庶民的发型、服装依旧崇尚“胡俗”。开国君主乃下诏恢复固有传统,规定士绅百姓必须束发,官员戴乌纱帽,并依身分穿着官定的朝服款式、图案及布料。国子监生、生员亦各订有衣冠。这位皇帝是
A.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B.加强中央集权的宋太祖
C.除去蒙古习俗的明太祖
D.怀柔汉人的清顺治皇帝
【答案】C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
A.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
B.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
C.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
D.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B
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3.汉代董仲舒认为三统循环是天意的显示,他提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天下;隋代大儒王通提出:“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上述变化反映出
A.中原王朝走向衰落
B.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
C.儒家开始追求德治
D.政府推行开化的民族政策
【答案】B
4.汉朝时,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佛教文化的传播
C.绘画风格的影响
D.民族文化的交融
【答案】D
5.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
【答案】C
6.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答案】C
7.出身氐族的前秦皇帝苻坚宣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光大明朝“大一统”局面的明成祖也称:“华夷本一家,朕奉天命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者,皆朕赤子,岂有彼此。”二人思想的共同出发点是
A.宣扬君权神授
B.加强中央集权
C.规范等级秩序
D.维护政权稳定
【答案】D
8.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答案】B
9.唐太宗时期,境内居住着大量外国侨民仅广州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这些外国侨民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自由生活、经商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有不少人在中央或地方的官府中任职。这反映了唐朝
A.国家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B.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D.经济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B
10.乾隆帝在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要求时提到:“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己非一日。……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该回复反映出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英国通商贸易
B.清统治者处理对外关系时,充满天朝上国心态
C.清朝对各国平等视之,拒绝给予英国优惠待遇
D.中外贸易悠久、畅通,无需另外开特例给英国
【答案】B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秦朝开始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后朝代,更加注重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巩固边疆。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交融,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四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对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管理,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形成了什么道路?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从材料三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
(4)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什么制度进行管理?
【答案】(1)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2)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等。
(3)因俗而治
(4)回族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
【答案】(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
3.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材料三
10到15世纪,在我国西北到东北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立了“辽”“西夏”和“金”三个民族政权。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本民族文化的需要,它们都在汉字的影响下,创制了本民族的汉字系文字。
——摘编自王锋著《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
材料四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新的管理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
——整理自2011年全国文综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管理蒙古族地区事务采取的措施。
【答案】(1)时代精神:“大一统”。
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现象:秦统一文字;少数民族借用汉字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
影响: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等。
(3)措施:军事统一,分定边界;实行盟旗制度;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如理藩院、乌里雅苏台将军等)。
(

2


3

)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