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5 07:54:54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文件是
A.《战争与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非战公约》
D.《联合国宪章》
2.14—15世纪,促进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因素有
①逐步产生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③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
④教会文化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3.关于“至尊法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34年,由英国议会通过
B.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C.规定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后必须向国王汇报
D.规定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
4.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可操作性的原则是
A.大国一致
B.全体一致
C.三分之二成员国一致
D.半数成员国一致
5.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它的主要责任是
A.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
B.调节民族与宗教矛盾
C.发展世界经济与贸易
D.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6.联合国成立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C.使和平解决争端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D.成为大国操纵世界的工具
7.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为了吸取国联的教训,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实行
A.“全体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
D.“民族自决”原则
8.下图雕塑为卢森堡于1988年赠给联合国的礼物。其设计旨在呼吁
A.和平
B.发展
C.平等
D.团结
9.国际联盟形成决议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而联合国安理会形成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这一变化
A.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使和平解决争端更具可操作性
C.有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保障了区域集团化的健康发展
10.1864年《红十字公约》规定,野战医院和军医院被承认为是中立的。只要这类医院内有任何病员或伤员,它们就应受到交战各方的保护和尊重。这主要反映出
A.近代外交制度形成
B.战争得到有效遏制
C.消除了战争的伤害
D.运用法律维护和平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2.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3.1945年4月25日,有5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家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在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均被大会接受并纳人了《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董必武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这表明,中国在这次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伸张公道正义的主张
B.赢得了与会国应有的承认与尊重
C.发挥了重建战后秩序的主导作用
D.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
4.1982年,第三世界国家出于对列强瓜分海底资源的忧虑,敦促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国际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该公约
A.是反霸权主义斗争的成果
B.标志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推动了联合国的机构改革
D.助推各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
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只有全体一致联合国才能采取实际措施
B.霸权主义是阻挠联合国行使职能的障碍
C.联合国安理会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D.联合国与国联一样都是大国操纵的工具
6.二战后初期,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关于难民国际地位的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等协议,这些国际协议
A.保障了二战后人权的实现
B.防止了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C.巩固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D.凸显了和平与人权的理念
7.1970年,联合国《国际法原则宣言》指出:一个民族自由决定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或采取任何政治地位,均属该民族行使自决权的方式。但这种规定不得解释为他国可以局部或全部破坏或损害在行为上符合自主独立国家的政治独立或领土完整。该文献有助于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国际政治结构的改变
C.极端分离势力的猖獗
D.西方霸权主义的扩张
8.1960年,联合国通过决议:一、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认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并妨碍了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合作……三.不得以政治、经济、社会或教育方面的准备不足作为拖延独立的借口。该决议
A.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万隆会议的召开
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重申了国家平等的理念
9.国联内生的制度缺陷之一,所有理事国都可依其利害而动用否决权,导致规划中的“大国合作"无可避免地滑向“对立与冲突",国联终成“一个纸上的联盟”。联合同建立时充分吸取其教训,并尊重战后国际政治现实,在制裁侵略上,奉行安理会
A.大国一致原则
B.协商一致原则
C.简单多数原则
D.一国一票原则
10.近日,巴以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于5月16日举行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下列有关联合国表述错误的是
A.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是其宗旨之一
B.成员国都有制裁侵略的权力
C.安理会重大事项实行“大国一致”
D.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2.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一调整
A.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B.打破了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
13.1982年12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领海仍为12海里,但沿海国可建20海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可延伸200海里,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还规定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到1984年底,除美英等国拒绝签字外,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公约主要反映了
A.世界贸易范围的发展和扩大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C.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胜利
1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安理会则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大国间的一致应成为采取行动的必要条件。这表明联合国
A.是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B.变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强权色彩
D.处理国际事务更具可操作性
15.近代以来,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是竖条的,如法国、意大利、爱尔兰。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则是横条的,如德国和俄国。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展开竞争。近代欧洲诸国的国旗
A.凸显了各国民族特色
B.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需要
C.深受近代艺术的影响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这首1945年创作的《联合国歌》
A.表明联合国是第一个主权国家间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说明联合国大会有权讨论世界和平的任何问题
C.表达了人类对和平自由的追求及对新世界的期望
D.说明联合国比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更有效果
2.欧洲的12世纪是一个政治运动和政治辩论活跃的时代,人们更加迫切地呼唤更具普遍效率的、能够适用于更广阔地域的法律来取代原先的地方法和习惯法,于是兴起了一场罗马法复兴运动。这有助于
A.动摇教皇权威
B.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C.开辟新的航路
D.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3.在《联合国宪章》中不仅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以及男女与大小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而且强调了“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由此,“民族自决”第一次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则。这一法则的提出
A.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推动战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实现了国际政治关系平等的美好愿景
D.促成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不断发展壮大
4.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大国一致”原则
A.标志着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
B.20世纪60年代因第三世界崛起而动摇
C.对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D.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
5.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
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
6.198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三十八届国际教育会议,包括中国、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了各国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成人教育等国家教育的全局性课题。材料表明联合国
A.推动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B.保障各国公民受教育权利
C.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D.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7.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会议时间
与会国数量
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
25个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
42个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
75个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B.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8.如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由如表可推知1946~1985年
时期
中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苏联
总计
1946—1955
1
2
0
0
80
83
1956—1965
0
2
3
0
26
31
1966—1975
2
2
10
12
7
33
1976—1985
0
9
11
34
6
60
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窃据。
A.美苏对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
B.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被孤立
C.制约霸权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
9.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的兴起
D.封建王权的弱化
10.不列颜("Britannia"或"Britannus")最初是罗马对生活在不列颜总的原始民民的称呼,经过都和精英阶层的重塑,不列顺人由中世纪时期的苏格兰人、爱尔兰入,咸尔士人的代名词,向"英格兰和'凯尔特'各族"的共回称呼演变。这样做促使英目
A.向政治文化共同体演变
B.重构民族国家集体记忆
C.塑造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D.开启了政治现代化步伐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材料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和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系,并且通过对法国的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了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希特勒上台后(1933年一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近代民族主义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前所未有的政治内容。资产阶级便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英国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精心准备并形成其联合国方案,且在1944年正式提交联合国筹备会议一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英国的联合国方案最大特点是基于丘吉尔的坚持:联合国应该带有某种区域性特征,最好是按照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区域性委员会,管理与之相关的地区事务;退而言之,还可以在各区域委员会之上设置世界理事会,体现对于全球事务的关注。然而,英国最终放弃了其对于联合国的最初设计,转而接纳美国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方案。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究章及作为“宪章之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公约。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刘晓莉《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英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的实质并指出其未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联合国创建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

2


3

)
(

1


1

)第四单元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文件是
A.《战争与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非战公约》
D.《联合国宪章》
【答案】A
2.14—15世纪,促进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因素有
①逐步产生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③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
④教会文化垄断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3.关于“至尊法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34年,由英国议会通过
B.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C.规定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后必须向国王汇报
D.规定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
【答案】C
4.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可操作性的原则是
A.大国一致
B.全体一致
C.三分之二成员国一致
D.半数成员国一致
【答案】A
5.安理会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它的主要责任是
A.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
B.调节民族与宗教矛盾
C.发展世界经济与贸易
D.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答案】D
6.联合国成立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C.使和平解决争端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D.成为大国操纵世界的工具
【答案】C
7.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为了吸取国联的教训,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实行
A.“全体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
D.“民族自决”原则
【答案】C
8.下图雕塑为卢森堡于1988年赠给联合国的礼物。其设计旨在呼吁
A.和平
B.发展
C.平等
D.团结
【答案】A
9.国际联盟形成决议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而联合国安理会形成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这一变化
A.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使和平解决争端更具可操作性
C.有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保障了区域集团化的健康发展
【答案】B
10.1864年《红十字公约》规定,野战医院和军医院被承认为是中立的。只要这类医院内有任何病员或伤员,它们就应受到交战各方的保护和尊重。这主要反映出
A.近代外交制度形成
B.战争得到有效遏制
C.消除了战争的伤害
D.运用法律维护和平
【答案】D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答案】C
2.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答案】B
3.1945年4月25日,有5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家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在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均被大会接受并纳人了《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董必武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这表明,中国在这次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伸张公道正义的主张
B.赢得了与会国应有的承认与尊重
C.发挥了重建战后秩序的主导作用
D.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
【答案】B
4.1982年,第三世界国家出于对列强瓜分海底资源的忧虑,敦促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国际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该公约
A.是反霸权主义斗争的成果
B.标志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推动了联合国的机构改革
D.助推各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A
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只有全体一致联合国才能采取实际措施
B.霸权主义是阻挠联合国行使职能的障碍
C.联合国安理会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D.联合国与国联一样都是大国操纵的工具
【答案】C
6.二战后初期,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关于难民国际地位的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等协议,这些国际协议
A.保障了二战后人权的实现
B.防止了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C.巩固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D.凸显了和平与人权的理念
【答案】D
7.1970年,联合国《国际法原则宣言》指出:一个民族自由决定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或采取任何政治地位,均属该民族行使自决权的方式。但这种规定不得解释为他国可以局部或全部破坏或损害在行为上符合自主独立国家的政治独立或领土完整。该文献有助于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国际政治结构的改变
C.极端分离势力的猖獗
D.西方霸权主义的扩张
【答案】B
8.1960年,联合国通过决议:一、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认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并妨碍了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合作……三.不得以政治、经济、社会或教育方面的准备不足作为拖延独立的借口。该决议
A.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万隆会议的召开
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重申了国家平等的理念
【答案】A
9.国联内生的制度缺陷之一,所有理事国都可依其利害而动用否决权,导致规划中的“大国合作"无可避免地滑向“对立与冲突",国联终成“一个纸上的联盟”。联合同建立时充分吸取其教训,并尊重战后国际政治现实,在制裁侵略上,奉行安理会
A.大国一致原则
B.协商一致原则
C.简单多数原则
D.一国一票原则
【答案】A
10.近日,巴以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于5月16日举行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下列有关联合国表述错误的是
A.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是其宗旨之一
B.成员国都有制裁侵略的权力
C.安理会重大事项实行“大国一致”
D.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答案】B
11.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答案】B
12.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一调整
A.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B.打破了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案】C
13.1982年12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领海仍为12海里,但沿海国可建20海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可延伸200海里,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还规定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到1984年底,除美英等国拒绝签字外,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公约主要反映了
A.世界贸易范围的发展和扩大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C.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胜利
【答案】D
1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安理会则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大国间的一致应成为采取行动的必要条件。这表明联合国
A.是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B.变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强权色彩
D.处理国际事务更具可操作性
【答案】D
15.近代以来,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是竖条的,如法国、意大利、爱尔兰。有些国家的国旗图案则是横条的,如德国和俄国。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展开竞争。近代欧洲诸国的国旗
A.凸显了各国民族特色
B.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需要
C.深受近代艺术的影响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答案】B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这首1945年创作的《联合国歌》
A.表明联合国是第一个主权国家间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说明联合国大会有权讨论世界和平的任何问题
C.表达了人类对和平自由的追求及对新世界的期望
D.说明联合国比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更有效果
【答案】C
2.欧洲的12世纪是一个政治运动和政治辩论活跃的时代,人们更加迫切地呼唤更具普遍效率的、能够适用于更广阔地域的法律来取代原先的地方法和习惯法,于是兴起了一场罗马法复兴运动。这有助于
A.动摇教皇权威
B.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C.开辟新的航路
D.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答案】B
3.在《联合国宪章》中不仅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以及男女与大小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而且强调了“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由此,“民族自决”第一次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则。这一法则的提出
A.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推动战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实现了国际政治关系平等的美好愿景
D.促成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不断发展壮大
【答案】A
4.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大国一致”原则
A.标志着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
B.20世纪60年代因第三世界崛起而动摇
C.对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D.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
【答案】C
5.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
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
【答案】D
6.198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三十八届国际教育会议,包括中国、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了各国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成人教育等国家教育的全局性课题。材料表明联合国
A.推动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B.保障各国公民受教育权利
C.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D.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A
7.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会议时间
与会国数量
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
25个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
42个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
75个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B.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答案】A
8.如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由如表可推知1946~1985年
时期
中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苏联
总计
1946—1955
1
2
0
0
80
83
1956—1965
0
2
3
0
26
31
1966—1975
2
2
10
12
7
33
1976—1985
0
9
11
34
6
60
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窃据。
A.美苏对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
B.苏联在外交上逐步被孤立
C.制约霸权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
【答案】C
9.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的兴起
D.封建王权的弱化
【答案】C
10.不列颜("Britannia"或"Britannus")最初是罗马对生活在不列颜总的原始民民的称呼,经过都和精英阶层的重塑,不列顺人由中世纪时期的苏格兰人、爱尔兰入,咸尔士人的代名词,向"英格兰和'凯尔特'各族"的共回称呼演变。这样做促使英目
A.向政治文化共同体演变
B.重构民族国家集体记忆
C.塑造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D.开启了政治现代化步伐
【答案】A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材料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和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系,并且通过对法国的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了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希特勒上台后(1933年一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背景:一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的策略破坏了欧洲传统均势;德国试图恢复大国地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影响:美国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矛盾;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却造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极大威胁世界和平。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近代民族主义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前所未有的政治内容。资产阶级便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答案】(1)表现:世俗王权强化;民族语言普及;民族认同观念兴起。
背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2)影响: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近代化)的进程;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英国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精心准备并形成其联合国方案,且在1944年正式提交联合国筹备会议一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英国的联合国方案最大特点是基于丘吉尔的坚持:联合国应该带有某种区域性特征,最好是按照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区域性委员会,管理与之相关的地区事务;退而言之,还可以在各区域委员会之上设置世界理事会,体现对于全球事务的关注。然而,英国最终放弃了其对于联合国的最初设计,转而接纳美国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方案。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究章及作为“宪章之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公约。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刘晓莉《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英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的实质并指出其未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联合国创建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实质:争取战后主导欧洲事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原因:经过二战,英国实力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大国维护战后世界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的需要。
(2)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影响:推动了联合国的成立;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使联合国成为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

2


3

)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