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5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更大)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5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更大)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5 07: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读懂题意,正确解读问题中的信息和关联。
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能在表格中找出面积最大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圈划、标识等方法,对问题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解读和交流,提升审题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包括符号表达)。
通过观察表格,寻找并概括规律,标识表达规律与联系,分别从数与形的角度探究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提升有序思考、数学语言表达和用符号标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丰富小组合作和列表枚举方法的经验。
进行符号标识时,字迹清晰、端正。
教学重、难点
能用列表枚举的方式,知道周长相等时,面积最大的情况。
教学过程
【课前】
环节一:完成预习卡
预习任务:1、审题,对关键信息进行解读。
2、尝试解决问题(有困难可以在方格纸上先画草图)
问题:用20根长1cm的小棒围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得到的图形面积可能是多少?
环节二:评价目标前置,初步了解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优秀 良好 合格 须努力
我能运用圈划、符号标识解读数学问题。



我能尝试运用列表枚举,有序填写表格。



我能对表格进行有序观察,用简洁的标识或语言找到表格中的规律。



我能运用有序枚举的方法,找到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面积最大的情况。



我能清晰的作图或标识,端正的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卡的前置任务,找到关键信息,能将文字表述转换成数学信息,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通过解读学习目标,以评价为导向,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以及运用到的相关方法和学习形式等。
【课中】
一、预习汇报
问题:用20根长1cm的小棒围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得到的图形面积可能是多少?
(1)解读问题关键信息
(2)交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卡,知道对问题进行解读可以通过圈划、标识等方法进行;通过画草图和算式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求长方形面积,要先确立长方形的长和宽;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发现本题答案是不唯一的,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算式解答中,验证周长的一半是一组长和宽的和。
二、列表枚举
环节一:确定表格
(1)确定表头:周长、长、宽、面积,及单位名称:厘米。
(2)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合并单元格。
环节二:有序填表
(1)任务一:小组合作,填表解决问题。
周长(cm)
长(cm)




宽(cm)




面积(cm?)




(2)体验有序填表的优势。
(3)匹配草图,辨析长、宽为4和6与6和4的情况。
环节三:发现规律(任务二)
(1)通过横向和纵向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当周长一定时,面积最大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环节一和环节二的设计,通过有序列表枚举的方法,从数与形的角度解决周长一定时,面积的可能情况的问题。通过环节三的设计,通过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用联系的眼光观察表格,找到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情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归纳和数学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
任务三:举例验证规律
在表格内,举例验证规律。

数1




数2









设计意图:通过对规律的内化,由形到数,进一步验证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所有整数数域内,当和一定的情况下,积最大的情况。
四、调整评价、全课总结
调整学习目标自评表,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总结。
设计意图:以目标为引导,通过调整学习目标自评表,对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并对全课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用表格解决问题
——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有序
周长(cm)
长(cm)




宽(cm)




面积(cm?)




草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