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简单的搭配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出示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看:玲玲马上要参加小主持人大赛了,为了这次比赛,她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课件无序地出示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
师:她准备了几件上装?几件下装?
为了方便描述,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名称。(短裙 长裙 长衣 裤子 短衣)
师:玲玲想请大家帮帮忙,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你会建议她怎样穿?(生回答)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预设 生:3种、6种、8种……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二)自学静思、互学帮扶
1、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与同桌合作,一人负责利用学具摆一摆,另一人负责将这些搭配方法记录下来。
摆的时候想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记录时想想怎样表示最简洁,又最能让人看明白。
( 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 )
2、展示汇报
预设 学生汇报时分别出现了少于6种、6种和多于6种的情况,教师请用文字表达不同答案的代表上台利用投影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同意几种?少于6种的为什么不对呢?
预设 生:不全。
师:多于6种的又为什么不对呢?
预设 生:多了,有重复的。
师:所以我们要想找全所有搭配就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吗?
展学示疑、教师点拨
师( 投影显示 ):请同学们再次看看这一张6种的表示情况,并自己小声的读一读。
预设 生:短衣和短裤,短衣和中裤,短衣和长裤,长衣和短裤,长衣和中裤,长衣和长裤。
师:通过读,同学们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是有规律的。
预设 生:是有序的。
师: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预设 生:先短衣分别与裤子搭配,再长衣分别与裤子搭配。
师:(投影同时展示少于6种的搭配和找全了6种的搭配)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找全?怎样表示容易找全?
预设 生:先确定一件上装或一件下装,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师: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用连线的方法表达的,请这位同学介绍介绍。 ( 学生上台利用投影展示)
预设 生:从短衣出发有3条线,从长衣出发也有3条线,共6种。 ( 教师板书 : 3 + 3 )
师: 大家与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配合动作 : 伸出3个指头, 从上往下)1个3 ;2 个 3 。
师: 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又有几种搭配方法?
预设 生: 再增加1个3,共有3个3,9 种。
师: 如果有9件上衣,3 条裤子有几种搭配法?
预设 生: 共有9个3,27 种。
师: 刚才,我们是从上衣出发, 通过连线找出了所有的搭配方法。 还可以怎样连呢?
预设 生:还可以从裤子出发。
师生 :( 配合动作 : 伸出2个指头, 从下往上) 1个2 ;2个2;3 个2 ,共有6种 。
师: 如果再增加一件下装,又有几种搭配方法?
预设 生: 再增加1个2,共有4个2,8 种。
师:所以我们用连线法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对吗?
刚才同学们用到了文字法和连线法来记录,请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
预设 生:连线法比较直观,能很快看出有几个几 。
师:是啊! 连线法是我们解决问题很好的“招” 。
师: 除了文字法和连线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 生:可以用符号表示上衣和裤子。
师: 的确,用符号表示,也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符号表示法)
师:符号表示法与文字表示法比,你们觉得怎样?
预设 生:符号表示法简洁 。
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解决了衣服的搭配问题,如果把衣服换成吃的,你们还会搭配吗?
(课件出示问题,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同学们,在咱们生活中,除了穿衣吃饭中存在搭配问题,在旅游出行中也存在,你们要不要试试看?
(课件出示问题,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难度升级,同学们挑战一下!
(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小结: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搭配要有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用符号法记录思考过程和结果非常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