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步混合运算复习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步混合运算复习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5 07: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_??¤?????°?????¤?????°?????¤????··???è??????¤????_ 课型 复习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能正确的口算整十数的乘法、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简单估算,会正确笔算和两步混合运算,理解连乘法思考过程
能正确解决连乘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况的能力,能主动参与练习与归纳等活动,感受本学期数学计算方面的知识的收获。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和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计算乘法和混合运算的得数。



程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年 月 日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中,计算部分大约占据了本册书的半壁江山,这节课我们就这部分内容的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关于进行总复习。大家回忆一下,这两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大家可以打开课本边看一看也可以在小组里讨论。并把整理好的内容写在学习单的背面。
师:板书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混合运算)
二 知识梳理
1.生:归纳讲解这两单元的知识内容及结构
三 复习
2.复习口算
师:出口答题
50 ×60= 90×90= 20×50=
20 ×40= 10×24= 40×25=
生:单独口答并讲做法
师:提问,这些题中那些题最容易出错呢?
生:提出50×60和 40×25等,理由是容易丢掉一个零。由此师引导孩子理解 乘数末尾有几个零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让生判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师:让生观察这几道题的积是几位数,从而让生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复习笔算
师:组织笔算,
24×13 35×26 78×49 60×54 42×48 45×54
58×94 79×44 36×11
从9题中任意选择4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或者是任为具有挑战性的计算,并选一题进行验算。
生:计算。
生:当小老师讲解计算方法。
生:交流计算经验
3复习混合运算
师:让生复习混合运算方法
生1:说出混合运算的方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又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当乘除和加减同时出现时,从前向后算。
生2:比喻 把乘除比喻成女士,加减比喻成男士,同时出现时女士优先。小括号比喻成孩子,同时出现孩子优先。
师:并组织混合运算比赛。分三组,红队、黄队、蓝队,在规定时间内完全正确的人数最多的获胜。
生:比赛
师:核对答案,宣布获胜的小队,选出做错的题讲解。
师:让生做第4题 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 ”
25+75÷5 26 ×14+27
26 ×(14+27) (25+75)÷5
生:将两组题进行比较大小,并讲解理由
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5、 小英家准备将房子重新装修,需要更换的
门窗玻璃有39平方米。如果玻璃的价格是
每平方米88元,更换这些玻璃准备3600元
够不够?
6、 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摘棉花,每个小
队有8人,平均每人摘15千克,一共
摘多少千克?
生:做学习单上的三、四两题。
师:选择不同做法的生到讲台上讲解
师:引导生理解估算的运用、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四 复习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

这里一定要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口算的方法
通过几种情况让孩子直观的理解积末尾0的个数情况。
引申,提高学生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应该是三,四位数
生自主选择笔算,使生在选择的时候进行思考比较,加深对算法的理解。提高生的灵活性,进而有效的复习有趣的乘法部分。
在分享错误经验时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生通过比喻生动的加深运算顺序的掌握。
让生当“小老师”来讲解怎样想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