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习题汇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5 08:30:02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答案】A
2.广东顺德档案馆有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称赞道“他们中,出现了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
A.担任铁路督办
B.修筑和设计淞沪铁路
C.铺设唐胥铁路
D.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
【答案】D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答案】D
4.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5.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运河之一,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且目前仍在通航。这条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米迪运河
C.京杭大运河
D.巴拿马运河
【答案】B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的这首诗主要肯定了大运河的作用是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效防止洪涝灾害
C.成为世界最长运河
D.便于皇帝巡视江南
【答案】A
7.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大运河的开通
A.使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繁荣
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答案】D
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B.加强了南北文化联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答案】A
9.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答案】C
10.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答案】A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罗马帝国境内大道总长超过数十万公里,形成了发达的道路网络;印加帝国也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道路的修筑旨在
A.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
B.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
C.消除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
D.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答案】A
2.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A.保障统一和政权稳定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答案】C
3.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C
4.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答案】A
5.清初史家万斯同说:“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表明元代
①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稳定统治
②驿站通信速度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③驿路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④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6.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
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答案】D
7.“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B
8.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C
9.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答案】B
10.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封闭特征
D.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答案】A
11.东汉训诂书《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此材料说明
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
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
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
D.道路与“蹈”“露”是互通的
【答案】A
12.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
B.保障皇权独尊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13.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的不同
【答案】C
14.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答案】B
15.19世纪70年代,湖北轮船航运业曾短暂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洋人争利
B.湖北率先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C.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
D.湖北交通业逐步走向近代化
【答案】D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答案】D
2.“中国人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铁路,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下列有关“京张铁路”说法错误的是
A.工程难点滦河大桥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B.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用设计“人”字形路线解决
C.隧道缩短后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其内部施工困难
D.甲午战争让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的重要
【答案】A
3.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答案】D
4.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年青人的梦想,也成为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B.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
C.思想解放推动国企改革
D.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
5.外资航运业是最早侵人中国的外资企业。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受到顽固派阻挠时,理直气壮地说:“然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这反映出,近代早期
A.洋务运动以抵制外国侵略为根本目的
B.洋务活动首先在航运领域取得成果
C.列强侵略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获得发展
【答案】C
6.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答案】C
7.据下表判断
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答案】C
8.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A
9.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B
10.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答案】C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倒。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受?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以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运送物资提出了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运输生产成本低;政府颁布各项政策予以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一六国后,修筑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威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并统一了牟辙宽度;同时开通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唐朝驿道将近2.5万公里,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拓展了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为当时世界之最。
——据孙家驷编《道路概论》等
材料二
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经李鸿章多次斡旋,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在中国发展起来。到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答案】(1)以国都为中心散开;重视交通建设及规范;形成全国性交通网络;陆路与水路相结合(陆路和水路交通发达);注重与外国交通建设;在古代领先于世界(处于世界前列);服务政治;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交通建设由国家控制和管理
(2)政府观念相对落后(固步自封,阻碍外来事物的传入和发展/不支持);封建顽固势力阻挠(拒绝接受新生事物);西方侵略势力的干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铁路权受外国人控制);战争频繁(国内局势混乱,列强侵华,抗日战争等使公路、铁路遭受破坏);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到1900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轮船约有440般,总吨约10000余吨。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年,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问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郞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1)特点:私营商轮局相继开办;商轮局兼营沿海和内河业务;商轮运输公司逐渐增加;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
原因: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2)影响:加速了区域间的商品交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便利了人口的流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方便紧急救援。
(

2


3

)
(

1


1

)第五单元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基础巩固(单选题共10道)
1.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2.广东顺德档案馆有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称赞道“他们中,出现了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
A.担任铁路督办
B.修筑和设计淞沪铁路
C.铺设唐胥铁路
D.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4.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运河之一,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且目前仍在通航。这条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米迪运河
C.京杭大运河
D.巴拿马运河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的这首诗主要肯定了大运河的作用是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效防止洪涝灾害
C.成为世界最长运河
D.便于皇帝巡视江南
7.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大运河的开通
A.使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繁荣
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B.加强了南北文化联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9.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10.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单选题共15道)
1.罗马帝国境内大道总长超过数十万公里,形成了发达的道路网络;印加帝国也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道路的修筑旨在
A.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
B.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
C.消除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
D.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2.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A.保障统一和政权稳定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3.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4.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5.清初史家万斯同说:“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表明元代
①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稳定统治
②驿站通信速度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③驿路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④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
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7.“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9.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10.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封闭特征
D.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11.东汉训诂书《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此材料说明
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
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
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
D.道路与“蹈”“露”是互通的
12.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
B.保障皇权独尊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13.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的不同
14.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15.19世纪70年代,湖北轮船航运业曾短暂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洋人争利
B.湖北率先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C.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
D.湖北交通业逐步走向近代化
三、能力提升(单选题共10道)
1.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2.“中国人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铁路,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下列有关“京张铁路”说法错误的是
A.工程难点滦河大桥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B.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用设计“人”字形路线解决
C.隧道缩短后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其内部施工困难
D.甲午战争让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的重要
3.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4.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年青人的梦想,也成为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B.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
C.思想解放推动国企改革
D.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5.外资航运业是最早侵人中国的外资企业。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受到顽固派阻挠时,理直气壮地说:“然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这反映出,近代早期
A.洋务运动以抵制外国侵略为根本目的
B.洋务活动首先在航运领域取得成果
C.列强侵略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获得发展
6.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7.据下表判断
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8.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9.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10.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四、材料分析题(共3道)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倒。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受?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以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一六国后,修筑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威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并统一了牟辙宽度;同时开通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唐朝驿道将近2.5万公里,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拓展了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为当时世界之最。
——据孙家驷编《道路概论》等
材料二
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经李鸿章多次斡旋,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在中国发展起来。到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到1900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轮船约有440般,总吨约10000余吨。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年,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问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郞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

2


10

)
(

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