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 2021年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 2021年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10: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苏科版九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B. 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C. 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D.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2、(双选)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大 B.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时刻物体内能比小 D.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
3、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1:2 B. 2:1 C. 3:2 D. 4:1
4、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5、下列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A点、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B点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过程,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械能总量不守恒
B. 下落过程,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总量守恒
C. 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 从B到C,小球只有重力势能转化成弹性势能
7、(双选)如图所示,热水壶放在燃气灶上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气燃烧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烧水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 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变多
D. 壶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8、有经验的面点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之前,总是先用手蘸上少许凉水面点师傅这样做,主要的道理和目的是( )
A. 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又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B. 利用凉水蒸发吸热,以降低手的温度,避免手被烫伤
C. 利用凉水蒸发吸热,以迅速降低笼内水蒸气的温度,避免手被烫伤
D. 利用凉水把手与热馒头隔开,以避免手被烫伤
9、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0、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壁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0℃ 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12、一铜块与铝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铝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2:1 B. 1:2 C. 4:9 D. 9:4
二、填空题。
13、“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迈进了一大步。“神舟十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 ,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如图甲所示,把盛有 90℃ 热牛奶的瓶子放入一个盛有 20℃ 水的容器中,然后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容器中的水温和瓶中牛奶的温度,根据所测温度绘制成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在该图像中,上边的曲线是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__了热量,内能___;下边的曲线是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了热量,内能_____.
15、城市暖于效区的“热岛现象”,从郊区吹向城市的“城市风”都会影响城市的环境.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的烟尘、废气要放出大量的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____吸热少,“城市风”主要是将城市周围工业企业排放的____吹向城市,造成____污染.
16、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_____,受热膨胀对外____,把瓶塞顶出瓶口。
17、两人同时乘坐一辆汽车,其中 较大的人动能较大,某人站在二楼上时的重力势能比站在同一座楼四楼上时的重力势能要 。
18、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仍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能向_________能的转化.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海水,用一个100 W白炽灯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 海水 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1.0 32.5 33.8 34.8 35.8 36.0 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小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了海水的温度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方格纸上画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或根据数据画出的两个图象,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4)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略的语言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四、计算题。
20、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l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
(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燃气灶的效率η。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苏科版九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B. 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C. 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D.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答案】C
2、(双选)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大 B.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时刻物体内能比小 D.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
【答案】AC
3、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1:2 B. 2:1 C. 3:2 D. 4:1
【答案】C
4、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答案】D
5、下列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答案】A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A点、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B点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过程,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械能总量不守恒
B. 下落过程,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总量守恒
C. 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 从B到C,小球只有重力势能转化成弹性势能
【答案】B
7、(双选)如图所示,热水壶放在燃气灶上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气燃烧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烧水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 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变多
D. 壶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BD
8、有经验的面点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之前,总是先用手蘸上少许凉水面点师傅这样做,主要的道理和目的是( )
A. 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又较大,避免手被烫伤
B. 利用凉水蒸发吸热,以降低手的温度,避免手被烫伤
C. 利用凉水蒸发吸热,以迅速降低笼内水蒸气的温度,避免手被烫伤
D. 利用凉水把手与热馒头隔开,以避免手被烫伤
【答案】B
9、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C
10、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壁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答案】A
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0℃ 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12、一铜块与铝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铝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2:1 B. 1:2 C. 4:9 D. 9:4
【答案】B
二、填空题。
13、“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迈进了一大步。“神舟十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 ,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 增大 增大
14、如图甲所示,把盛有 90℃ 热牛奶的瓶子放入一个盛有 20℃ 水的容器中,然后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容器中的水温和瓶中牛奶的温度,根据所测温度绘制成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在该图像中,上边的曲线是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__了热量,内能___;下边的曲线是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它____了热量,内能_____.
【答案】热牛奶? 放出? 减少? 水? 吸收? 增加
15、城市暖于效区的“热岛现象”,从郊区吹向城市的“城市风”都会影响城市的环境.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的烟尘、废气要放出大量的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____吸热少,“城市风”主要是将城市周围工业企业排放的____吹向城市,造成____污染.
【答案】 热量;比热容;蒸发;废气;大气
16、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_____,受热膨胀对外_____,把瓶塞顶出瓶口。
【答案】热传递 做功
17、两人同时乘坐一辆汽车,其中 较大的人动能较大,某人站在二楼上时的重力势能比站在同一座楼四楼上时的重力势能要 。
【答案】质量 小
18、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仍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能向_________能的转化.
【答案】机械 ?内
三、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海水,用一个100 W白炽灯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 海水 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1.0 32.5 33.8 34.8 35.8 36.0 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小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了海水的温度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方格纸上画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或根据数据画出的两个图象,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4)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略的语言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答案】 (1)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谁温度升高快?(或:海水和沙子升温快慢相同吗?海水和沙子谁的吸热本领强?)
(2)略。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温快。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或沙子和水温度越高时升温越慢)。
(4)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大(早稻育秧,晚间往稻田里灌水,白天将水放出)。
四、计算题。
20、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l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
(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燃气灶的效率η。
【答案】
(1)Q放=qV=7.0×107J/m3×0.5m3=3.5×107J
(2)Q吸=cm△t=4.2×103J/(kg·℃)×l00kg×50℃=2.1×107J
(3)η= Q吸/Q放=2.1×107J/3.5×107J=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