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课时1 静女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掌握重章迭唱的手法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诗歌技巧类试题答题步骤:
①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地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题组一 基础通关(22分)
1.下列对《静女》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下列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4分,每空2分)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 篇。《诗经》是汉族诗歌 传统的源头。它最初称为 或 ,这些诗被编为 、 、 三个部分。?
题组二 悦读时间(40分)
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20分)
风 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②夷:通“怡”,喜悦。③胶胶:鸡叫声。④瘳(chōu):病愈。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10分)
答:?
?
?
(2)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10分)
答:?
?
?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20分)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10分)
答:?
?
?
?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10分)
答:?
?
?
?
题组三 语言秀场(38分)
6.下面一段文字中人物的语言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20分)
吕帅和张阳曾是高中同学,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参加工作后,因不在同一城市,两人很少见面,一次出差机会,吕帅得以来到张阳所在的城市。吕帅联系张阳后,张阳邀请吕帅到家里做客,两人相见,吕帅握住张阳的手说:张阳同学,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今天相聚很是荣幸,想想高中时咱俩青梅竹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豆蔻年华,你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永远感谢你,希望你以后有机会多多光临贵府。
答: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7.下面这首诗的每一节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40个字。(18分)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场景:郊外,角楼之上。
人物:一对青年男女。
镜头一:青年女子躲在角楼的一角,青年男子左顾右盼,来回走动寻找女子,时不时地抓耳挠腮。
镜头二:?
?
?
镜头三:?
参考答案
课时1 静女
1.D(不是借代,是双关手法)
2.B
3.305 现实主义 《诗》 《诗三百》 风 雅 颂
4.(1)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相思、惆怅之情。
(2)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示思妇刹那间感情的变化。
5.(1)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6.①“张阳同学”改为“阳子”或“张阳”;②“荣幸”改为“高兴”;③“青梅竹马”应删掉;④“豆蔻年华”改为“高中生活”;⑤“贵府”改为“寒舍”或“我家”。
7.镜头二:青年女子从角楼中现身,羞涩地送给青年男子一只彤管,小伙抚摸彤管,爱不释手。镜头三:(两人一起到郊外)青年女子采草芽送给青年男子,两人肩并肩坐在草地上,小伙很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