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20: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3.1有理数的加法
说课
说课过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运算是运算的基础,而有理数的加法是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第一步,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二)教学目标.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分情况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思路的建立;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一、说教材
二、教法
“五环节”教学法
三、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教学生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3、举例示范,巩固新知
4、加强练习,熟练计算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5)+(+3)=8
-1
0
1
2
3
4
5
6
7
8
5
3

8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3
-5
(-5)+(-3)=-8

-8
-8
-7
-6
-5
-4
-3
-2
-1
0
1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3)=8
(-5)+(-3)=-8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结论: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2)利用数轴,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①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
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

②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m


③先向左运动了5
m,再向右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运动了
m


0


2
2
(-3)+5=
2
3+(-5)=-2
(-5)+5=
0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结论:
(-3)+5=
2
3+(-5)=-2
(-5)+5=
0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3)
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0=5.

(-5)+0=-5.
结论: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你能根据我们前面讨论的不同情况完整地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表述出来吗?
2、观察探究,总结法则

计算:
(1)(-3)+(-9);
(2)(-4.7)+3.9;
(3)
0+(-7);
(4)(-9)+(+9).
3、举例示范,巩固新知
教科书
第18页
练习
1.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温度由-4
?C上升7?C;
(2)收入7元,又支出5元.
2.口算:
(1)(-4)+(-6);(2)
4+(-6);(3)(-4)+6;
(4)(-4)+4;
(5)(-4)+14;(6)(-14)+4;
(7)
6+(-6);
(8)
0+(-6).
4、加强练习,熟练计算
教科书第19页
练习
3.计算:
(1)15+(-22);
(2)
(-13)+(-8);
(3)(-0.9)+1.5;
(4)
    
.
4、加强练习,熟练计算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在总结加法法则时我们使用了哪些常见的数学
研究方法?
3.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步骤?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6、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3第1、8、9题
五、板书设计




有理数加法法则


学生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