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15: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课题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辩证地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了解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
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2.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学难点
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2.帮助学生树立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展示:云南省干旱的图片。
“猜猜是什么地方的照片?”还是我们的家乡——云南。
讲述: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特大旱灾使云南土地龟裂,农作物绝收。图片中的小女孩年仅6岁,她用她瘦弱的肩膀挑着两桶饮用水回家。而这,只是众多饮水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
没有水,生产无法进行,生活变得艰难。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主题就是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分布
(一)时间分布
读教材第63页的“图3 - 2 - 1 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时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缺乏。
2.我们家乡(云南省)水资源也是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缺乏。
(二)空间分布
读教材第64页的“图3 - 2 - 2 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多水带、平水带和缺水带,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
2.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较少,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3.我们家乡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多水带。
二、合理配置水资源
读教材第66页的“图3 - 2 - 4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一方面通过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利用京杭运河的线路是东线。
4.找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调水的目的地。
5.结合华北平原的降水量、人口、耕地等情况,说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三、保护水资源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2.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加之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将更加突出。




探究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认真观察以下图片,小组合作讨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共同总结。
1.读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图(2011年),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6—10月径流量较大,11月—次年5月径流量较小。
(2)长江各月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各月降水量。
(3)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与降水的季节分布规律一致。
2.出示鄱阳湖星子段2009年、2011年的水量变化,对比分析。
(1)两图对比分析,不难发现,2009年鄱阳湖星子段降水多,水量大,而2011年该湖区降水少,湖水几近干涸。
(2)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3.读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各地径流分布情况,我国共分成五个径流带,分别是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和缺水带。
(2)华北平原大多属于平水带,水资源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多属于多水带,水资源较丰富。
(3)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西北地区最贫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教师总结】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最容易造成旱灾的季节是 ( B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秋冬季节 D.春夏季节
2.从我国径流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看,海口市属于 ( C )
A.多水带、湿润区 B.平水带、湿润区 C.丰水带、湿润区  D.丰水带、半湿润区
3.云南省昆明市实行分段计价水费,加入污水处理费用,目的是 ( B )
A.防治水污染 B.节约用水
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生活质量
4.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配合状况是 ( B )
A.南方水多地多 B.南方水多地少
C.北方水多地多 D.北方水少地少
5.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有 ( B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南水北调
6.下列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是 ( A )
A.推广农业喷灌、滴灌技术 B.污染和浪费水资源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少量开发地下水
7.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是把我国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2)A是东线工程,自南向北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B是中线工程,A和B输水终点是北京和天津(城市),地处我国华北平原(地形区), 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大,水资源不足。C是西线工程;南水北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课堂
总结
本节课重点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进行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是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来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良好习惯。小组合作探究南水北调工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地理视角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