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15: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第1课时 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课题
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是什么。
2.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过程与方法
1.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交通运输的方式,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充分理解我国的铁路枢纽。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播放歌曲《彩云之南》,让学生听歌曲的同时欣赏云南美丽如画的风景,由此提出问题:云南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家住北京的小刚假期想来云南旅游,请大家帮帮忙,他可以选择哪些交通运输方式?从而引出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学生明确铁路是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选择铁路运输方式去云南旅游,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再创设情境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读教材第90页的“图4 - 3 - 1 中国铁路运输网”,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东西部铁路网的分布情况,并试着解释原因。
2.找出我国主要的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
3.找出主要的铁路枢纽:北京,徐州,郑州,兰州,株洲,成都。
4.我们家乡(云南省)昆明市位于成昆线、沪昆线和南昆线的交会处。
二、高速铁路
读教材第92页“图4 - 3 - 2 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至2030年)”,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已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说说其分布特点。
2.重点找出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
3.找出京沪高铁连接的两大工业基地。
4.找出京广高铁连接的两大工业基地。




探究点、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认真观察中国铁路运输网图,小组合作讨论我国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主要的铁路枢纽,并共同总结。
1.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有:滨绥—滨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南昆线等。
2.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等。
3.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上海、广州、郑州、沈阳、武汉、重庆、西安、成都等。
4.用彩色笔勾勒出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哈线,并在图中标注出我们四大工业区的位置,铁路连接工业区的好处是交通便利。
5.用彩色笔勾勒出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它对我们国家东西部的重要性是连接东西部、交通便利、优势互补。
【教师总结】 1.“株洲”“满洲里”的“洲”,“徐州”“郑州”“兰州”“广州”“柳州”的“州”,两者易混淆。
2.“京包线”的“包(包头)”与“宝成线”的“宝(宝鸡)”易混淆。
3.京哈线、京沪线经过天津,京九线、京广线和京包线不经过天津。








                                          
1.下列铁路干线中属于东西铁路干线的是 ( C )
A.京哈—京广线 B.宝成—成昆线
C.陇海—兰新线 D.京沪线
2.京沪线、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的铁路枢纽分别是 ( C )
A.郑州、株洲 B.郑州、徐州
C.徐州、郑州 D.徐州、株洲




                                          
3.家住兰州的小铁同学打算今年元旦去昆明的外婆家探亲。从兰州坐火车去昆明经过哪些铁路干线 ( B )
A.陇海线、京九线、沪昆线
B.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
C.陇海线、京沪线、沪昆线
D.兰新线、宝成线、成昆线
4.下列铁路交会的铁路枢纽正确的一组是 ( C )
A.①上海 ②兰州 ③株洲 ④徐州 B.①杭州 ②兰州 ③株洲 ④徐州
C.①上海 ②宝鸡 ③昆明 ④徐州 D.①上海 ②宝鸡 ③南昌 ④徐州
5.京沪高铁连接我国哪两大工业基地  ( D )
A.辽中南和沪宁杭 B.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
C.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和沪宁杭
课堂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是哪些。能够在铁路运输网中图找出主要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干线。还学习了怎样解决铁路运输供需矛盾和什么是高速铁路等。
第2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课题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2.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掌握选择合理方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明白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来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在认识五种交通运输过程中多与生活相联系,能够知道交通带来的便捷。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懂得交通运输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播放电影《人在冏途》片段。
1.观察影片中出现了多少种运输工具。
2.这些运输工具对应哪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3.还有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是影片中没有出现的?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比较四种交通运输的速度、载货量和运价。
运输工具
运输方式
速度(千米/时)
运载(吨)
运价(元/吨)
汽车
公路
80
10
475
火车
铁路
100
6000
266
轮船
水路
30
40万
160
飞机
航空
800
4
2万
2.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公路运输
快捷、方便,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运量小,一般承担短途运输
铁路运输
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受天气影响小
建设时间长,灵活性差
水路运输
运量大、运价低
速度慢,易受天气、水位等自然条件限制
航空运输
速度快
运价高、运量小、易受天气条件影响
管道运输
损耗少 ,受天气影响小
前期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上海到武汉不同客运交通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速度(千米/小时)
载客量(人)
票价(元/人)
汽车
80
40
332
快速列车
100
1400
150
动车组列车
200
1100
265
轮船
30
1000
60
飞机
800
144
810
(1)贵重或者急需,数量不大,而且运输距离远,宜用航空运输。
(2)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宜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宜用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




探究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实例,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共同总结。
从班里面抽出五位同学作为铁路物流公司、汽运公司、航空公司、海运公司、管道运输公司,五个交通运输公司的代表,班里其余同学分成六组,五组同学分别代表食品集团、生鲜集团、商贸集团、燃气集团、红十字会。由五个运输公司先介绍各自公司的优势,再由五个集团根据自己运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最后由第六组同学来判断选择的结果。
1.北京某食品集团要在贵港采购600吨蔗糖——铁路运输。
2.广东某生鲜集团准备将3吨活鱼从广州运到香港赶早市——公路运输。
3.上海一商贸集团从天津采购了1000吨海盐——水路运输。
4.中国燃气集团要将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管道运输。
5.青海某地发生地震,红十字会将一批救灾药品从北京运往灾区——航空运输。
【教师总结】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








                                    
1.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 C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下列运输特点中,属于公路运输的是 ( B )
A.速度最快 B.可以从“门口到门口”
C.运费最低 D.运载量较大
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运输方式是 ( D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4.读绿色交通等级图,以下出行方式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D )
A.出租汽车 B.单独驾驶小汽车
C.商务车 D.公共交通
5.请给以下情境案例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①刘晓和妈妈准备寒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他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铁路运输
②周强和同学约好,明年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水路运输
③拉萨某学校黄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 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航空运输
④某导游将带旅游团从贵港市出发去桂平西山旅游,要求中途不转车。公路运输
⑤郑州黄老板要从贵港市平南县采购2 000吨龙眼干。铁路运输
⑥何老板在贵港市覃塘区采购了2 000斤莲藕,准备运往南宁销售。公路运输
课堂
总结
交通工具对现代学生来讲,贴近生活,并不陌生。因此对其稍加引导,便可掌握交通运输。对于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仍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由于前面几章学习了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地势、天气和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将其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但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我校大部分学生惰性思维比较严重,不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因此本节课我选择以出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从材料中“硬性”地学习,从自学中收获新知,对学习产生兴趣,试图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