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15: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第1课时 工业与我们  工业的分布
课题
工业与我们 工业的分布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以食品加工厂为例,了解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因为生产要求不同,它们往往产自不同的地方。
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哪些可能产自本地?
大家知道工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而且还对我国农业、交通、国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我国工业的概念、地位和分布特点。




一、工业与我们
阅读教材第82页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如矿藏),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对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国防等有重要影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工业的分布
读教材第84页的“图4 - 2 - 1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我国沿海、沿长江、沿京广线的主要工业城市。
2.指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比较密集。
3.说说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找出四大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城市。
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唐山。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香港、广州、深圳。




探究点、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认真观察四大工业基地图,小组合作讨论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条件,并共同总结。
1.辽中南工业基地: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属于资源型工业。②钢铁工业中心有鞍山和本溪。(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唐工业基地:①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沪宁杭工业基地:①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铁,在本国发展钢铁工业,将工业产品销往本地,属于临海型和市场型工业。②钢铁工业中心有上海宝山。(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②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加工业。(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总结】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B )
A.农业 B.工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
2. 下列属于重工业的是 ( C )
A.纺织工业 B.食品工业
C.化学工业 D.造纸工业
3.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B.工业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
C.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D.我国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
4.工业城市上海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 C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5.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沿海(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
(2)字母B表示京津唐工业区;C表示沪宁杭工业区。
(3)A区以重(轻、重)工业为主。
(4)D工业区位于广东省。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环节:“工业与我们”及“工业的分布”。环节虽少,但学习内容多,容量大。本节课主要利用各种资料,读图、分析、对比、归纳、总结,重点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得出工业分布的特点。
在“工业分布”这一环节上,重点是工业沿海、沿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以及四大工业基地,这一部分耗时较多,导致后半部分时间紧迫,练习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
第2课时 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课题
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新
技术产业的发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以及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中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成就,培养爱国情感,树立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用电脑播放多媒体课件,营造网络教学气氛) 轻点鼠标,纵观天下大事,打开邮箱,浏览异国邮件。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导入新课。




一、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阅读教材第87页的第一段文字与“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分布不均,地区发展差异大。
2.研究和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3.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读教材第88页的“图4 - 2 - 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增长”和“图4 - 2 - 6 中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2.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3.找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密集区。
4.说一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与我国工业分布规律的一致性。
5.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6.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6.云南省的昆明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探究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认真观察下图,小组合作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并共同总结。
1.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2.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3.中、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断兴起。
4.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




【教师总结】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地,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促进我国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B )
A.资源和能源 B.知识和技术
C.劳动力数量 D.交通
2.下列地区中,没有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是 ( A )
A.西藏 B.湖北
C.福建 D.山东
3.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从业人员与传统工业相当
B.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比传统工业大
C.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减小
D.由于产品需经市场检验,更新换代的时间增长
4.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 D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C.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雄厚的科技力量
5.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B )
A.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B.中关村科技园区
C.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D.复旦大学
6.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课堂
总结
本节课需要识记的知识点不多,多为理解和开拓视野的知识。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展示丰富多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工业的重要性以及对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