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这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荒漠、沼泽也是土地资源吗?
很多人认为荒漠、沼泽目前人类不能大规模利用,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也就更不属于土地资源。其实人们对荒漠和沼泽的利用早就开始了。例如,人们将沙漠作为核试验和卫星发射基地;古埃及人通过灌溉,将沙漠变成绿洲;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多沼泽地,经开垦,如今变成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久的将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荒漠、沼泽一定会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
图3 - 1 - 1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2010年)(教材P57)
1.找出图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判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及各类型所占的比例大小。
2.通过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判读出可利用的草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
3.同样发现,难利用土地资源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我国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在农业发展中,企图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的想法和做法是行不通的。
气候、地形对土地类型分布的影响
图3 - 1 - 2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P58)
1.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图例,判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
2.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找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3.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4.明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草地为主。
5.判读出难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条件恶劣的地区。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而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地区。
东北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物种最丰富的林区;东南林区是我国人工林、次生林、经济林的林区。
土地利用类型与年等降水量线的联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该线以西以草地为主,该线以东以耕地为主;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
美国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山脉的走向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耕地减少、弃耕增多、荒漠化严重,这是我国耕地危机的突出表现。目前,全国耕地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红线”。“人多地少”的突出国情和“人增地减”的发展趋势,使得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危机突出表现在耕地上。因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还要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快速减少,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轻工业原料来源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复杂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政府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我国政府颁布和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对土地资源实行“开源”与“节流”。“开源”包括把荒地开垦为耕地,在宜林的荒地、荒山进行植树造林。“节流”则要严格控制非农业生产用地,在农村建房时要把平房改建成楼房或居民住宅迁移到荒坡,尽量少占农业生产用地,特别是耕地。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经营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在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林、水源林等多种防护林。如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的区别
水资源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我们平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
水能资源通常是指河流或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又叫水力资源,它是从能否发电这个角度来说的。
水利资源包括可供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用水、天然水能,可供航运的航道,可供水产养殖的水域等。
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较小,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水资源消耗量大。耕地面积大,水土配合不合理。
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安徽省淮河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
淮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可在洪水来时发挥蓄洪作用,而在干旱缺水时提供大量灌溉水源。
图3 - 2 - 4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教材P66)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2.有三条线路:西线、中线和东线。
3.西线还没有通水,中线和东线都已正式通水。
4.主要是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从总体上对一类工程的概括;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一个典型工程,另外还有引黄济青、引滦入津等。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我国纪念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根本出路有三条:一是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二是实施南水北调;三是开发利用洪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