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归园田居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理解诗歌意象语言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怎样准确理解诗歌意象:
①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词语,主要是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
②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由外而内挖掘其内在品质。
题组一 基础通关(28分)
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此处诗人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写景,情景交融,语言朴素;多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
B.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本诗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辞官的根本原因。?
(2)本诗中“ , ”两句都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本诗中描写乡村中常见声音的句子是“ , ”。?
(4)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住在干净的家中过着悠闲的日子。?
题组二 悦读时间(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24分)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注】。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轮鞅:指车马。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5.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4分)
答:?
?
?
?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24分)
终
南
别
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7.颔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4分)
答:?
?
?
题组三 语言秀场(24分)
8.某中学高三(1)班将于下周举行以“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心得交流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60个字左右。(12分)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一个读书心得交流会,主题是“读书乐。” 60字 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让大家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9.“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12分)
(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
。?
(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参考答案
课时2 归园田居
1.B(文中的“守拙”是“固守节操”的意思)
2.D(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3.(1)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4)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4.B(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
5.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世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③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6.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
7.两个字是“独”“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8.示例:通过读书,我们走进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心灵被震撼;我们走到了文天祥的身边,聆听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
9.(1)示例:①你在创作上花的工夫太少。②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2)示例:①您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②我为您演奏,您应该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