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了解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情达意,品鉴新诗语言
素养
突破
思维发展与提升
品鉴现代新诗意象内涵之方法:
①分析意象的比喻义;
②分析意象的象征义;
③分析意象的描述性。
题组一 基础通关(30分)
1.这两首诗的主体形象各是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分)
答:?
?
?
?
?
2.“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白云肯定会是在空中的,“在空中”这三字是否多余?为什么?(10分)
答:?
?
?
?
?
?
3.“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10分)
答:?
?
?
?
?
题组二 悦读时间(4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听音乐演奏会
韩作荣
寂静。继而是气流的震颤,
清宛的乐声,
虚幻,似可触摸,
充实,却如空濛的雾气。
声音,是有颜色的吗?
谱架上,音符该爆出绿芽;
或许是一群鸥鸟,
沿着圆孔、丝弦、键盘和手指,
跃入空中翩飞。
剧场的人,都变成一株株树了,
脚下,是叮咚的溪水,
一声声啁啾,鸟儿在哪里?
隐在哪片绿荫?
乐声中,消失了我。
在那绿丛的幽径,
有我的梦幻、爱和童年……
4.结合语境,说说诗中画线语句的含意。(20分)
答:?
?
?
?
?
?
?
?
5.诗歌第一、二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0分)
答:?
?
?
?
?
?
?
?
题组三 语言秀场(30分)
6.下面是一首微型诗,请解说它的丰富寓意。(8分)
故乡的路
你——
是一条弹簧啊,
牵着——
我远去的心。
答:?
?
?
?
?
?
?
7.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10分)
答:?
?
?
?
?
?
?
?
?
8.仿照下面小诗另写一首,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12分)
双脚很勤奋,
能踏遍整个世界;
它又很无奈,
不能越雷池半步。
答:?
参考答案
课时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2.不多余。强调作用。诗人把读者的视线由海面引到空中,在空中与白云呼应,点明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是全诗中心,与题目相吻合。
3.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4.①诗人置身乐音之中,达到忘我想忘的境界。②音乐激起诗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唤起诗人对美好往事及情感的回忆,使其心灵得以净化与升华。
5.①手法:通感(听觉转换为触觉与视觉)。②表达效果:形象地展现音乐之美,渲染了若实若虚的艺术境界。
6.①故乡的路曲曲弯弯,无比漫长,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游子。②游子离家越远,对故乡的牵挂就越强烈。③对故乡过于久远的疏离,也可能使对故乡的那份牵挂断裂。
7.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答答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8.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下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