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光的折射__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光的折射__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14:2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光的折射——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云在水中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如图所示,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 )
①入射角是60° ②反射角是30°
③折射角是60° 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A.只有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
5.如图,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6.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
7.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反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反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折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8.经典歌曲的创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都是时代生活的写照,而生活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因此,经典歌曲就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有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关于歌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面的白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海面的白塔,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水中的鱼看我们是变矮了的实像 D.水中的鱼看我们是变高了的虚像
9.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所形成的,这些“倒影”往往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进入了水中。
10.《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瓷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且像的位置总比硬币的位置______.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做法是为了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来自鱼的光从水中向空气中斜射时,折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B项图正确.
2.答案:D
解析:解:A、水中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屏幕上的手影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把树叶“放大”,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潭清疑水浅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云在水中漂”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因此折射角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综上所述:②③是正确的,①④是错误的,故选C。
5.答案:B
解析:慢慢向杯中注水后,硬币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空气,我们看硬币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因为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随着水面位置不断升高,看到的硬币位置不断升高,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6.答案:D
解析:
已知是界面,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则,所以入射角,而,则折射角;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选D。
7.答案:C
解析: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但水面仍是水平的,即入射光线与水面仍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故选C.
8.答案:BD
解析:海面的白塔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B正确;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水中鱼儿看到的是人的变高了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9.答案:反射;折射
解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所以树木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光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
10.答案:E;变高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
11.答案:(1)直线
(2)反射
(3)折射;高
解析:(1)碗不透明,来自碗底的硬币反射的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碗边缘挡住,所以不能看到硬币;
(2)通过镜子看到物体,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小明看到的硬币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变高的虚像.
12.答案:(1)更好地显示光路;(2)①反射 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解析:(1)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些烟雾可以反射光,此做法是为了更好地显示光路;(2)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