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__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光的传播__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5 14: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光的传播——2021-2022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夏夜,萤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A.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
3.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如图是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场景,威武壮观,扬我国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士兵们手握的钢枪闪闪发光,钢枪是光源 B.士兵们帽子上的帽徽熠熠发光,帽徽是光源
C.士兵们头顶上的太阳光耀眼,太阳是光源 D.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5.“一枚金指环温柔了夏至‘金指环’作‘聘礼’,‘夏至’牵手‘日环食’”——这是《济南时报》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的新闻标题。这次日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可见日环食,如图是济南网友拍摄的日食照片。形成这一天文奇现的物理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运动会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计时员通过停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 )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很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很容易听清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7.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8.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像的形状不变
B.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蜡烛燃烧不断缩短,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D.它的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9.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的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月亮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李白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现在已经可以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的间距,如果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月球反射后返回地球,历时约2.56 s,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
12.以下三幅图说明了_______。在甲图中暗箱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要使暗箱中的像大一些,应该使蜡烛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小孔,同时暗箱应该被_______(选填“拉长”或“缩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而看起来很亮,不是自身发光,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自身发光,是光源,故D正确,A、B、C错误。
2.答案:A
解析:A.因为闪电和雷声同时发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故先见闪电,后闻雷声,故A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日下立杆,杆挡住了太阳光,在地上就会留下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4.答案:C
解析:帽徽和钢枪自身不能发光,它们不是光源;太阳本身能发光,所以是光源;土兵们整齐的脚步声,是地面振动产生的。
5.答案:A
解析: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发出的光照不到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太阳是黑色的,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选A。
6.答案:C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较为准确。
7.答案:B
解析:晴天在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实像,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因此不是树叶的像,也不是太阳的虚像,更不是树叶的影子,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状不变,故A正确;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故B正确;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则像的位置会偏高,即屏上像逐渐向上移动,故C错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符合要求;B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点评:
本题尽管是考查小孔成像,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抓住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不是;直线传播
解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但是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能看见月亮,但月亮不是光源;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时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形成的.
11.答案:
解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由题知,激光从月球传到地球所用的时间:,由可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12.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实;靠近;拉长
解析:小孔成像、光在水中传播和影子的形成都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是可大可小、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遵循“物(距)近像(距)远,像变大”的原则,故要使像大一些,蜡烛应该靠近小孔,同时应该拉长暗箱。